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四》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其四》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渐觉三台近,俄惊八座空。

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

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

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大中丞滕公八首》中的第四首,表达对已故大中丞滕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渐觉三台近”,以“三台”比喻朝廷高位,暗示滕公地位之显赫,表达了诗人对滕公逐渐接近权力中心的感慨。接着,“俄惊八座空”一句,突转情感,以“八座”指代众多官员,形象地描绘出滕公去世后,周围一片空寂的场景,流露出对滕公离世的震惊与哀痛。

“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将滕公的形象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高牙”(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与“大旆”(官服上的大旗)的描写,展现滕公生前的威严与荣耀;而“悬落日”与“飒悲风”的景象,则寓示着滕公的逝去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凄凉与哀伤。

“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滕公的怀念之情。这里“部曲”指的是滕公的随从或下属,“宾僚”则是宾客与同僚,通过他们“讴吟”(歌唱)与“怅望”(怅然凝望),表达了对滕公的深切怀念与不舍。

最后,“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两句,以“佳城”(墓地)的景致来反衬滕公虽已长眠,但其影响与记忆依然鲜活,如同墓地周围的景色一样郁郁葱葱。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为问滕公?”既是对滕公在天之灵的关怀,也是对历史与人物命运的深思,蕴含着对滕公功绩与人格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滕公生前形象的描绘和逝世后环境的渲染,以及对滕公影响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滕公的深切哀悼与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送陆武仪南还分韵得端字

千里作客非所难,十年相逢怀旧欢。

君家兄弟联赵璧,吾辈交游纫楚兰。

五更河渚舟楫迥,六月都门风雨寒。

鸰原何许忆回首,季方高步青云端。

(0)

次鸣治卧病不赴斋居之作

方泽圆丘祀礼兼,十年侍从幸同瞻。

属车昼下双飞凤,前纛春题五色签。

天上徐闻韶九奏,日高重报鼓三严。

词臣谁献相如赋,独有池塘草色添。

(0)

醉归漫成二章·其二

相携同出凤城西,沉醉归来路欲迷。

马蹴香尘风转急,鸟啼深树日初低。

耳边已觉泉声远,眼底空怜草色齐。

分手殷勤重寄语,明朝还拟续新题。

(0)

题唐子华枯木为曰川学士

传君好画欲成癖,长缣巨轴堆满家。

江南钟沈动连幅,更有吴兴唐子华。

子华笔力独苍古,参天老木纷如麻。

云中蛟龙怒且攫,海底珊瑚欹复斜。

大者时闻撼风雨,小者恍若迷烟霞。

柔柯蔽空积苍翠,老干碍日争槎牙。

根蟠怪石起突兀,溪流斗谷随低洼。

初疑三军罢远猎,旌旄十里犹毵㲚。

又疑八月渡河汉,彷佛博望初回槎。

吴兴公子墨妙者,往往落笔人惊誇。

松雪斋中脱见此,亦且退避相咨嗟。

萧条异代感陈迹,至宝郑重谁能加。

还君此卷挂君壁,一扫凡品真涂鸦。

(0)

双凤行寿李裕之秀才父母

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

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

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

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

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

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

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

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

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

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

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

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

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

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

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

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

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

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0)

铜瓶行和答少司空沈时昜

溪临千文流,下有百尺泥。

铜瓶偶坠此,至宝中道遗。

思之弗能置,朝夕颦双眉。

洗濯忽在手,把玩不忍离。

汲深固有用,履险真如夷。

神物岂终失,笑歌欲忘饥。

行当荐清庙,永结千载期。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