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五》
《菩萨蛮·其五》全文
唐 / 牛峤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0)
注释
风帘:被风吹动的帘幕。
燕舞:燕子飞翔如同舞蹈。
莺啼:黄莺的啼叫。
柳:柳树,常用于描绘春景。
钗重:沉重的发钗。
髻盘珊:形容发髻盘绕得美丽而复杂的样子。
红牡丹:红色的牡丹花,象征富贵与美丽。
门前行乐客:门前寻欢作乐的客人。
白马:白色的马,常象征高贵或特殊身份。
嘶春色:马儿在春天的气息中嘶鸣。
故故:故意地,特意。
坠金鞭:让金鞭掉落,可能是为了引起某人的注意。
回头应眼穿:回头张望,眼神中充满期待。
翻译
春风中的帘幕里燕子飞舞,黄莺在柳间啼鸣,她坐在梳妆台前,低垂着纤细的手指。
发髻上插着重钗,盘旋成美丽的珊状,其中点缀着一朵红牡丹。
门前聚集了寻欢作乐的宾客,骑着白马在春色中嘶鸣。
故意让金鞭掉落,回眸间眼神穿越人群,期盼着谁的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生活片段和情感世界。开篇“风帘燕舞莺啼柳”一句,以轻盈的风帘和燕子的舞蹈,以及春日里莺鸟的鸣叫与垂柳的景象,营造出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室内环境。紧接着“妆台约鬓低纤手”则透露出女子正在梳妆打扮,她的手指细致而柔和,展示了女性的精致与美感。

第三句“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中,“钗重”暗示着装饰华丽且带有几分沉甸,而“一枝红牡丹”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可能象征着爱情或者青春。

接下来的“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描绘了门前的景象,有行人在享受着春天的美丽,而那匹白马的嘶鸣则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春天的气息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展现。

最后两句“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中,“故故”表达了女子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坠金鞭”则可能是她手中的饰物。"回头应眼穿"一句,则让人不禁联想到深情的目光交汇,或者是在说那份记忆和情感已经深入心扉。

这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绘,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片段的捕捉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牛峤
朝代:唐   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   籍贯:陇西   生辰:公元878年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现存词三十三首。
猜你喜欢

食荔枝·其三

诗史堂前种几时,轻红曾入少陵诗。

殊方竞续樱桃献,万树争先尔独迟。

(0)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其二滟滪

水涨瞿唐势更危,舟人贪进只嫌迟。

天将此石垂深戒,看取形如象马时。

(0)

行可再和用其韵以酬

孤陋书生宽见闻,西来端欲扫儒门。

怀人久作周公梦,访道欣闻孔子孙。

书为爱民成再奏,泪因忧国有双痕。

休论身世无穷事,但愿常陪北海尊。

(0)

十日解舟晚泊江口望鄂渚汉阳

系缆长江口,斜阳照两州。

山遥瞻大别,渚远认南楼。

渔艇家烟浦,江神庙柳洲。

文通送别处,春恨可如秋。

(0)

游楞伽·其三

藏书阁在已无书,山色依然满旧居。

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

(0)

汤泉

占得乾坤造化炉,地中沸出巧工夫。

泉犹自作炎凉态,休说众生垢有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