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佩出明光,燕交柳欲黄。
分司东省客,奉使度支郎。
南版泉皆玉,清源月似霜。
饷军今不乏,归日奏长杨。
振佩出明光,燕交柳欲黄。
分司东省客,奉使度支郎。
南版泉皆玉,清源月似霜。
饷军今不乏,归日奏长杨。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官职升迁的祝福与期待。首句“振佩出明光”以“明光”象征朝廷的辉煌与荣耀,友人佩戴着官服,走出朝廷,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仕途。接着“燕交柳欲黄”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燕子交飞,柳叶渐黄,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
“分司东省客,奉使度支郎”两句点明友人的新职务,从“分司”到“奉使”,从地方官员到中央派遣的使者,地位的提升显而易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新职位的祝贺和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
“南版泉皆玉,清源月似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所管辖的地区水源比作美玉,清澈的源头则如霜月般明亮,不仅赞美了友人治理地区的成效,也寓意着友人品格的高洁与清正。
最后,“饷军今不乏,归日奏长杨”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此次任务成功的信心以及对其归来后能为朝廷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的期待。“饷军不乏”意味着友人在执行任务时物资充足,保障了军队的需求,体现了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归日奏长杨”则是对友人归来后能向皇帝汇报工作成果,得到重用的祝愿,展现了对友人前途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希望的作品。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
义门近横塘,兽口出通侯。
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
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
投身效知己,徒生心所羞。
鹰隼厉爪翼,耻与燕雀游。
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