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雾》
《大雾》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大雾弥漫、笼罩天地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雾气的厚重与浓密,以及它对自然界的遮蔽作用。首句“欲晓霜气重不收”便营造出一种清晨时分,霜气凝重,难以消散的氛围。接着,“馀阴乘势相淹留”则进一步强调了雾气的持续与蔓延,仿佛是阴云在空中滞留,不愿离去。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两句,将大雾的浓重与模糊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近在咫尺的人与牛也难以分辨,形象地描绘出了大雾的压迫感和神秘感。随后,“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通过鸟儿的活动,反衬出大雾中的寂静与压抑,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屋顶,描绘了大雾笼罩下的屋檐,如同被一层厚重的幕布覆盖,而微风虽轻拂,却带走了寒冷,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最后,“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希望朝廷能够公正无私,避免贪污腐败。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则是对大雾不解散的困惑,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担心隐藏在雾后的不公与黑暗。最后,“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渴望,期盼他们能如白日破雾而出,照亮黑暗,消除内心的忧愁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大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泊舟

前头无泊处,且住荻花林。

水沸知滩浅,烟蜂花在瓶。

呼童治茶具,有客扣柴扃。

共说山林话,休嗟两鬓星。

(0)

拍栏

偶把栏干拍,沙鸥水上惊。

晚红残照在,秋碧远山横。

尽被浮名役,皆从妄念生。

不如归去好,杖屦老柴荆。

(0)

夏日山中

瀑近书皆润,林深簟更凉。

山中无一事,夏日觉尤长。

(0)

次徐径坂四言韵·其一

攲枕肱曲,匮藏美玉。造道高深,庭草交绿。

(0)

冰泉浸绿玉,霜刃破黄金。

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

(0)

吊卢玉堂

金銮坡上文星落,收拾遗文有几函。

草制空教生白发,盖棺只是着青衫。

吟魂夜访林逋冢,破屋寒抛谢客岩。

自有旧家椽笔在,丰碑竖起压松杉。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