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持危国,无人识素书。
屡惊时易失,更觉意难如。
莽莽旌旗暗,纷纷组绶纡。
白云一天地,今日又迁居。
有道持危国,无人识素书。
屡惊时易失,更觉意难如。
莽莽旌旗暗,纷纷组绶纡。
白云一天地,今日又迁居。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初至青湘闻安仁帅司为曹成所袭四首(其三)》。诗人以危局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首句“有道持危国”揭示了国家在动荡时期,尽管有贤能之人试图维持,但形势依然严峻。次句“无人识素书”暗示了人才可能被忽视,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任用。
“屡惊时易失”进一步强调了时局的多变和不确定,诗人对此感到震惊和不安。“更觉意难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意识到实现理想和意愿的艰难。接下来的两句“莽莽旌旗暗,纷纷组绶纡”,通过描绘旌旗蔽日和官僚服饰的繁复,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混乱和官场的复杂。
最后两句“白云一天地,今日又迁居”,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个人命运如同白云飘忽不定,今日又要面临新的迁移,寓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彷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