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识若翁,闻歌桃叶比花红。
而今老作城东母,亲见如来十指中。
四十年前识若翁,闻歌桃叶比花红。
而今老作城东母,亲见如来十指中。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为大严禅人之母比丘尼庆祝六十岁生日所作。通过“四十年前识若翁,闻歌桃叶比花红”两句,诗人回忆了与禅人父亲的相识,以及对年轻时的桃叶(可能指女子)的赞美,暗示了禅人母亲年轻时的美丽与魅力。接下来,“而今老作城东母,亲见如来十指中”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诗人感慨禅人母亲如今已是年迈的城东之母,但她的智慧与慈悲如同佛祖的十指般深邃,体现了她内心的丰富与精神的高洁。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生命历程的感慨,以及对长者智慧与慈爱的敬仰。
吾闻北冥鹏,翼若垂天云。
矫首扶桑汜,投趾昆崙垠。
渴饮黄河流,饥食紫渊鳞。
长翮盈千车,短羽重万钧。
去以六月息,栖止良苦辛。
黑风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与斥鴳遇,问鴳有何乐。
鴳云我幺禽,岂暇议寥廓。
为生诚甚微,为计亦易足。
吸以棘针露,分以鹪鹩粟。
决起枪榆间,却向蓬蒿落。
不睎九万程,只愿一枝托。
鹏听鴳所云,似若生羡慕。
彼小乃有馀,我大适为苦。
呼鴳问所安,鴳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