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咏雪和苏长公韵(其一)》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细腻变化和严寒感受。首句“已密还疏乱更纤”,形象地写出雪花从稠密到稀疏,形态由大变小的过程,富有动态感。次句“袭人寒气十分严”则强调了雪带来的刺骨寒意。
诗人以“端木皆成粟”比喻雪粒之细小,如同古代贤士端木赐的形容,而“未必杨花却似盐”则将雪花与杨花相比,暗示雪的洁白无瑕,可能比盐还要纯净。接下来,“冷咽铜龙沈晓漏”通过描绘铜制漏壶在清晨的寒气中滴水声,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寂静和寒冷。
“声酣铁马战风檐”则运用奇特的想象,将风吹动瓦檐的声音比拟为铁马奔腾,展现了雪后屋檐下生动的动态画面。最后,“晓来忽报红轮上,仙掌依稀露指尖”以朝阳升起,仙掌(宫殿屋檐)上的积雪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犹如仙子的手指轻轻点在天际,给读者留下了一幅明亮而清新的冬日早晨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景的变幻之美和冬日的严寒,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
嗟哉武溪何毒淫。
飞湍瀑流泻云岑,砰激百两雷车音。
吾闻神汉之初始开斸,史君姓周其各煜。
至今庙在乐昌西,苔藓残碑仅填读。
武水之源自何出,郴州武县鸬鹚石。
南入桂阳三百里,峻濑洪涛互淙射。
其谁写此入新声,一曲马援门人笛。
南方耆旧传此水,乐昌之泷兹乃是。
退之昔日泛潮阳,曾到泷头问泷吏。
我今以选来番禺,事与昌黎殊不类。
未尝神色辄惝慌,何至形容遽憔悴。
但怜岁晚毛鬓侵,故园一别至于今。
溪光罨画清且浅,朱藤覆水成春阴。
何为在此婴朝簪,翩然走马驰骎骎。
南踰瘴岭穷崎崟,梅花初开雪成林。
韶石仿佛闻舜琴,曹源一滴清人心。
远民安堵年谷稔,百蛮航海来献琛。
嗟余才薄力不任,报君夙夜输诚忱。
布宣条教勤官箴,有佳山水亦出寻。
乐平吾乐何有极,不信弦歌武溪深。
《续武溪深》【宋·蒋之奇】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何毒淫。飞湍瀑流泻云岑,砰激百两雷车音。吾闻神汉之初始开斸,史君姓周其各煜。至今庙在乐昌西,苔藓残碑仅填读。武水之源自何出,郴州武县鸬鹚石。南入桂阳三百里,峻濑洪涛互淙射。其谁写此入新声,一曲马援门人笛。南方耆旧传此水,乐昌之泷兹乃是。退之昔日泛潮阳,曾到泷头问泷吏。我今以选来番禺,事与昌黎殊不类。未尝神色辄惝慌,何至形容遽憔悴。但怜岁晚毛鬓侵,故园一别至于今。溪光罨画清且浅,朱藤覆水成春阴。何为在此婴朝簪,翩然走马驰骎骎。南踰瘴岭穷崎崟,梅花初开雪成林。韶石仿佛闻舜琴,曹源一滴清人心。远民安堵年谷稔,百蛮航海来献琛。嗟余才薄力不任,报君夙夜输诚忱。布宣条教勤官箴,有佳山水亦出寻。乐平吾乐何有极,不信弦歌武溪深。
https://shici.929r.com/shici/XNDAvJ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