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南山非隐沦,闲中官贵异风尘。
清泉白日预何事,华发綵衣今几人。
虚室图书忘岁月,寿筵香火祝君亲。
朝廷不以忠移孝,又说恩函拜命新。
身在南山非隐沦,闲中官贵异风尘。
清泉白日预何事,华发綵衣今几人。
虚室图书忘岁月,寿筵香火祝君亲。
朝廷不以忠移孝,又说恩函拜命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南山的官员,虽非真正的隐士,却能享受不同于世俗的宁静与尊贵。诗人通过“清泉白日”、“华发綵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董少卿个人风采的赞赏。室内图书相伴,时光仿佛被遗忘,而外在则是香火缭绕的寿宴,象征着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董少卿不仅忠于朝廷,更将这份忠诚延伸至孝道,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高尚品德。整首诗通过对董少卿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既忠于国家又孝顺长辈的官员形象,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天南□□□重临,遗爱犹存蔽□阴。
鼓角三城新令肃,袴襦万井旧恩深。
养民但积和平福,莅事常持敬简心。
远业设施殊未老,巨川东逝日西沉。
汲古千寻绠,通今八面窗。
相逢俱气许,未语已心降。
分镇中边蜀,归途内外江。
禁城风雨放,应念鹿门庞。
天地清淑气,人才随所得。
君独禀其全,济之以学力。
苍皮四十围,直干二百尺。
填胸书万卷,绚采云五色。
清和闲诏沪,劲直沮金石。
间气之所钟,表表才称德。
韫藏不自衒,况复耐官职,颓波正流靡,不濡而不激。
平生忧国心,一语三叹息。
著庭史笔健,寒芒照东壁。
画省方翱翔,忽厌青绫直。
揭阳落天南,自诡何太啬。
东风吹马耳,刍秣甘远役。
时事棼如丝,宵衣尚顾北。
袖藏医国方,何以寿其脉。
行行无疾驱,有诏且前席。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万里修门道,谁传桂子来。
好将真积力,为作太平媒。
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
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后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态。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