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秋望》
《长安秋望》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0)
注释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
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
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翻译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立面建筑、自然景观和季节特征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里的“楼”指代城市中的高大建筑,“倚”则是依靠的意思。霜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或轻霜。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初秋的早晨,楼台林立,其外围被薄雾或轻霜所环绕,而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清澈,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南山”可能是指长安城附近的一座山,也可以理解为泛指的南方山脉。这里的“气势”指的是山川与秋天景色的壮观与庄严。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景象与季节氛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长安城在初秋时节独有的美丽景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座城市及其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长短句四时问四首·其二

试问夏祝融,何事苦凭陵。

安得金风起天末,大驱凉雨涤炎蒸。

(0)

布谷声中雨一犁,绿蓑青笠两相宜。

陇头枉费驱牛力,旱潦年来未可期。

(0)

桂枝香·其一四明鄞江楼九日

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

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画不就、江东暮碧。

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

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

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0)

龙山会·其一南丰登高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0)

清平乐

柳丝摇露。不绾兰舟住。人宿溪桥知那处。

一夜风声千树。晓楼望断天涯。过鸿影落寒沙。

可惜些儿秋意,等闲过了黄花。

(0)

采桑子·其二罗敷歌

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犀麈流连。

喜见清蟾似旧圆。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

何处尊前。怅望星河共一天。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