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立面建筑、自然景观和季节特征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里的“楼”指代城市中的高大建筑,“倚”则是依靠的意思。霜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或轻霜。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初秋的早晨,楼台林立,其外围被薄雾或轻霜所环绕,而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清澈,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南山”可能是指长安城附近的一座山,也可以理解为泛指的南方山脉。这里的“气势”指的是山川与秋天景色的壮观与庄严。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景象与季节氛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长安城在初秋时节独有的美丽景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座城市及其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
水天一色。正四野秋高,千古愁极。
多少黄花密意,付他欢伯。
楼前马戏星球过,又依稀、东徐陈迹。
一时豪俊,风流济济,酒朋诗敌。画不就、江东暮碧。
想阅尽千帆,来往潮汐。烟草萋迷,此际为谁心恻。
引杯抚剑凭高处,黯消魂、目断天北。
至今人笑,新亭坐间,泪珠空滴。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