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杨溥子》
《寄杨溥子》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
sòng / zhàofān

wénshàoyuèdànpíngrénshēngfēnzhòngqīng

dāngshíchūfēixùnmíngwǎngwǎngkǎoxuéxíng

jīnrénshuíchíbǐngxiāngpínggōnglùn

dāngxìnxìněrhuǐyòngcóngrénwèn

xíngyángyángzhǐguóshìtiānxiàshì

děngfēimànkuángtóuzhēnyǒusānwàn

shípiānlánglángjīnyīnchàngsāntàngǎnxīn

ánggǎnchìguòruǎnyǒng怀huáiniànshēn

kuāngzhāngtōngguóchēngxiàoyóuréngmào

suīránqiánshèngyǒuyúnshànshànfēnèhǎo

注释
月旦评:每月品评人物。
倚:依赖,衡量。
徇:追求。
夷考:公正考察。
持:持有,遵循。
乡评:乡村的评价。
信目:亲眼所见。
毁誉:赞誉和诋毁。
杨子:指某位才华出众的人物。
大科:博学,高才。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子昂:杨子昂,古人名。
感遇:感慨际遇。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
匡章:古代人物,以不孝闻名。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前圣:古代圣贤。
恶好:恶行与美德。
翻译
从前听说许劭每月品评人物,人们以此衡量人生价值
那时他并非追求虚名,常常公正考察人的学问和品行
如今还有谁持有这样的标准?乡间的评价也缺乏公正
因此我们应相信亲眼所见,而非听信别人的赞誉或诋毁
我在溧阳遇见了杨子,他岂止是国士,更是天下才子
他的博学非凡,文章洋洋洒洒,足有三十万字
他的十篇文章朗朗上口,令人反复感叹触动我的心弦
杨子昂的感慨超越常人,阮籍的咏怀深沉无比
匡章被全国视为不孝之人,孔子却依然以礼相待
尽管前代圣贤也曾说过,善恶自有区分
鉴赏

这首宋诗《寄杨溥子》是赵蕃所作,通过对许劭月旦评的典故引出,表达了对杨溥子才华和人品的高度赞赏。诗人认为,古代许劭等人评判人物注重实际学问和品行,而今人对此已鲜有秉持。他强调了亲眼所见的重要性,不应轻易听信他人的好坏评价。

接着,诗人称赞杨溥子不仅才情出众,文章如金玉般朗朗上口,令人感叹不已,甚至超过唐代的陈子昂和魏晋时期的阮籍。诗人还提到杨溥子虽被指责为不孝,但孔子尚且以礼待之,说明他的道德品质并未因人言而受损。

最后,诗人引用先贤的话,指出善恶自有定论,即使像匡章这样的不孝之人,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赞扬了杨溥子的独特才华和人格魅力,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渔翁

清晨理渔榜,泛泛逐鸥鹭。

欸乃只闻声,荡入烟中去。

岸侧水溁洄,犹识舟行处。

(0)

泊临清州二首·其一

下闸冲津纳卫漳,双流咫尺会舟航。

中原襟带开岩郡,漕运枢键接帝疆。

水市万家烟户密,浮图九级古陂荒。

悠悠此去江南路,羁客临歧感夕阳。

(0)

陈梦陶副宪丈重游泮水赠诗

璧池钟鼓饩羊仍,故事几同杞宋徵。

耆献先朝留硕果,文章江左际中兴。

青衫俦侣今谁在,乌府风棱世尚称。

算亥更逢乡举日,祝公德望与年增。

(0)

史馆重葺舫斋次珊尚书用朱椒堂韵成三律次韵奉和三首·其二

片席名山愿已奢,开轩水木尚清华。

巢痕天上春寻燕,日色林端晚散鸦。

静爱风帘翻倦帙,迥思烟笠在孤槎。

浮屠三宿鸿泥印,愧继朱钱掌故家。

(0)

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一赠剑华

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

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

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

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

(0)

崇效寺白桃花盛开丁香梨花间之极娟茜之致三首·其二

一晌茶烟起灭中,读碑客散画廊空。

满庭香雪无言处,消受城南几日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