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
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
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
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
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
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
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
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
这首诗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表达了一位诗人与表兄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情境,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秩序;“日边”则暗示着远离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失落。樽酒代表了聚会与欢愉,但在乱世之中,这样的相聚却充满了悲伤与泪水,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深切忧虑。
颔联“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垒浮云句,可能暗指杜甫《登楼》中的名句“玉垒浮云变古今”,借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铜驼”则源自西晋末年洛阳铜驼街的典故,象征着繁华不再、国破家亡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荒凉,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黄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与水石相关的故事可能是指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或某种象征意义;朱公则是汉代的富商,与湖烟的联系可能寓意着财富与宁静生活的矛盾。这两句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的冲突。
尾联“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描绘了离别场景。春芜十里,可能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无尽的思念;城南路,指向具体的地理方位,强化了离别的实际性。荥阳共祭篇,可能指的是共同怀念或祭祀某人,表达了诗人与表兄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未来的不舍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