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
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
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
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
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
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
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
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朴在明末时期,历经十年漂泊后,终于回到故乡崇安分水关的感慨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归乡的复杂情感。
首联“十年车马遍人寰,此日青牛复度关”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十年间四处奔波、游历四方的生活状态,与今日回归故乡的场景形成鲜明对照,青牛渡关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回归。
颔联“候吏知谁占紫气,故山应自厌尘颜”则通过候吏的询问和对故山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紫气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功名利禄,而故山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颈联“浮踪未许匏同系,倦翼难随鸟共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浮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匏同系则是一种束缚,暗示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倦翼难以随鸟共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尾联“欲把一竿寻钓叟,沧波犹隔几重山”则以具体的行动意向结束全诗。诗人想要像垂钓的老者一样,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但现实与理想之间似乎隔着重重障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从漂泊到回归的复杂心理变化,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吾侪一聚散,造物巧揄弄。
君昔游燕初,河梁一相送。
辗转三年间,合此离襟缝。
我今客作家,君犹作乡梦。
相依若性命,相爱俨伯仲。
我识君苦浅,君视我殊众。
连床烛一枝,入市辔双控。
欢意与淡俱,交情为贫重。
前衢溢华骢,后巷飞丝鞚。
置身尘热区,心兵按不动。
君性更简夷,谈言每微中。
能于广座中,一语寂群鬨。
风致菊艳霜,诗境梅破冻。
莲思火地开,兰拟幽谷种。
何物可赠君,骚香为君诵。
更感拜母清,助以菽水供。
投布识范寒,分金补颜空。
相对茅檐中,酣歌时击瓮。
为乐曾几时,小别得毋恫。
胶漆虽不离,跫距孰为共。
各曰有亲养,岂免为人用。
君得贤主人,群籍互穿综。
得渌乃泛蕖,非高讵栖凤。
所幸我辈交,不贵屡过从。
聚非青蝇集,散异市儿哄。
脱闲命驾来,相期恕疏纵。
《赠陈秋士》【清·黄景仁】吾侪一聚散,造物巧揄弄。君昔游燕初,河梁一相送。辗转三年间,合此离襟缝。我今客作家,君犹作乡梦。相依若性命,相爱俨伯仲。我识君苦浅,君视我殊众。连床烛一枝,入市辔双控。欢意与淡俱,交情为贫重。前衢溢华骢,后巷飞丝鞚。置身尘热区,心兵按不动。君性更简夷,谈言每微中。能于广座中,一语寂群鬨。风致菊艳霜,诗境梅破冻。莲思火地开,兰拟幽谷种。何物可赠君,骚香为君诵。更感拜母清,助以菽水供。投布识范寒,分金补颜空。相对茅檐中,酣歌时击瓮。为乐曾几时,小别得毋恫。胶漆虽不离,跫距孰为共。各曰有亲养,岂免为人用。君得贤主人,群籍互穿综。得渌乃泛蕖,非高讵栖凤。所幸我辈交,不贵屡过从。聚非青蝇集,散异市儿哄。脱闲命驾来,相期恕疏纵。
https://shici.929r.com/shici/Tt1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