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表楼堪倚,燕陲望不穷。
秋声南送雁,寒意北随风。
敛暝关云黑,衔规苑日红。
凋年霜霰恶,慎勿损荆丛。
洛表楼堪倚,燕陲望不穷。
秋声南送雁,寒意北随风。
敛暝关云黑,衔规苑日红。
凋年霜霰恶,慎勿损荆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洛表楼堪倚,燕陲望不穷”两句,设定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境,洛表楼是诗人所处的高点,从这里可以看到边塞辽阔的景色,不仅目光所及之地,而且心中所思之乡都在这一望之中。
接着“秋声南送雁,寒意北随风”两句,则转入对季节变化的描写。秋天的鸿雁从南方飞往北方,它们的叫声似乎也带着凉意,而这股凉意随着北来的风一起侵袭人心。
“敛暝关云黑,衔规苑日红”两句,则是对边塞景象的进一步刻画。黄昏时分,关隘之上云气阴沉,天色渐浓,而在这阴郁中,却有夕阳余晖洒落在苑地之上,显得分外红艳。
最后,“凋年霜霰恶,慎勿损荆丛”两句,诗人提醒自己,在这个寒冷且不利于生长的季节里,对待那些顽强生存的荆棘,也要有所保留,不可轻易摧毁。这里的“凋年”指的是深秋时节,万物凋零之际;“霜霰恶”则形容天气的严寒与不适;而“慎勿损荆丛”则是对生命力强弱的体察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观察和感悟。
读书台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
定知此地难为士,后来之秀说彭子。
雪里能来访我为,当阶下马雪满衣。
赠我文章无不有,出入欧苏与韩柳。
如今场屋号作家,相州红缬洛中花,岂如彭子有律令。
会当一书取张景,今年谁子司文柄。
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
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
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
急呼两健步,为我致渠侧。
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惟愁香味坏,色变那敢惜。
十日两骑还,千里一纸墨。
把书五行下,废书双泪滴。
不如未到时,当喜翻不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