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果蠃负螟蛉,塞草霏黄尚作青。
可惜徐黄曾未睹,为传蠕动补虫经。
依稀果蠃负螟蛉,塞草霏黄尚作青。
可惜徐黄曾未睹,为传蠕动补虫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生动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首句“依稀果蠃负螟蛉”,以果蠃(一种昆虫)背负着幼虫(螟蛉)的形象,隐喻自然界中弱小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生存竞争,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脆弱并存的特质。
次句“塞草霏黄尚作青”,描绘了边塞之地,虽然草色已显苍黄,但依然保持着一抹青绿,象征着生命力在逆境中的顽强展现,即使环境恶劣,生命之绿也难以被彻底抹去。
后两句“可惜徐黄曾未睹,为传蠕动补虫经”,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目睹这些微小生物活动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想要记录和传播这些自然界奇妙现象的愿望。通过“蠕动”这一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生物的微小与活动的缓慢,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角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对自然界生命力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歌。
野茶无限春风叶,溪水千重返照波。
只去长桥三十里,谁人一解枉帆过。
长安近甸巡游遍,洛阳寻有黄龙见。
千乘万骑如雷转,差差清跸祥云卷。
百司旧分当玉殿,太平官属无遗彦。
歌钟沸激香尘散,晨旗隐隐罗轩冕。
周公旧迹生红藓,瀍涧波光春照晚。
但听嵩山万岁声,将军旗鼓何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