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题诗不用灯。
万士清宵鏖棘庑,一年秋色满桐城。
风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题诗不用灯。
万士清宵鏖棘庑,一年秋色满桐城。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桐城的景象,诗人陈宓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感受这个时刻。"风前散袂能忘扇",形象地写出在凉风中,人们无需扇子就能感受到微风的宜人,仿佛连衣袂飘动都显得多余。"月下题诗不用灯",则展现出明亮的月光下,照明已不再需要灯火,营造出一种诗意而宁静的氛围。
"万士清宵鏖棘庑","万士"指的是众多学子,他们在清冷的夜晚,聚精会神地在棘廊(可能指考场)苦读,寓意着科举考试的紧张与竞争。"鏖棘庑"一词生动描绘了学子们奋笔疾书、刻苦攻读的情景。
"一年秋色满桐城",最后一句点明了季节,秋天的桐城被金黄的秋色装点,寓示着丰收的季节和学子们期待的收获。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象和学子们的学习场景,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赞美以及对桐城秋季的美好情感。
秋风三径黄花活,秋声万树喧鶗鴃。
听潮楼上秋气清,听潮楼下新声发。
偶传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东海阔。
华年乘兴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
淡黄杨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断魂。
碧玉定情谁遣此,黄金有价不须论。
神仙杨柳春归洞,儿女枇杷早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