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作,名为《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学子的勉励,他强调即使获得了美好的官职,如果人品不端,也会让人觉得粗俗无礼。相反,即便是通过广泛阅读群书,也要保持坚实的品行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诗中的“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表明外在的荣耀并不能掩盖内在的粗鄙。而“若博群书,更坚素履”则强调了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持纯朴无华的品行。"虽处常流,亦超尘轨"意味着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超脱凡尘的羁绊。
最后两句“一旦进为,必兼众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学子未来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并且集美好于一身的期望。整首诗体现了对学子的高尚品格和学术追求的期待,以及通过修身与读书来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
君与吾游积有年,未曾同醉海棠前。
如今君乃先春到,似赴花朝岂偶然。
已是诗中参造化,何妨花里见神仙。
暂归莫负重来约,未及春风便着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露叶犹青,岩花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