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夜久方见月》
《中秋夜久方见月》全文
宋 / 程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此夕清光本自多,不劳玉斧更砻磨。

祇应云物偶如此,未惬诗情可奈何。

喜见一轮还旧观,遥知千斛费明河。

先生赏罢浑无事,古井依然湛不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对月色的独特感受。首句“此夕清光本自多”,点出中秋之夜月色明亮的特点,自然之美无需人工雕琢。“不劳玉斧更砻磨”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无需人为修饰,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接下来,“祇应云物偶如此,未惬诗情可奈何”两句,诗人似乎在感叹云层遮挡了月亮,影响了诗兴,但又无奈于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欣赏之情。

“喜见一轮还旧观,遥知千斛费明河”中,“喜见一轮”表达了诗人见到明月后的喜悦心情,“还旧观”则暗示了月色恢复了往日的明亮,给人以安慰。“遥知千斛费明河”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月光照亮了广阔的天空,仿佛耗费了千斛的光明。这一句既展现了月色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最后,“先生赏罢浑无事,古井依然湛不波”两句,诗人以“先生”自称,表示自己赏月之后,内心平静如古井水,没有一丝波澜。这不仅表现了诗人赏月后的宁静心境,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心灵能得到净化和升华,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程洵
朝代:宋   字:允夫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生辰:1184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寿楼春.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招梅边秋魂。自素弦折后,雨暝烟昏。

剩有羁鸿留印,野鹃啼春。幽径悄、行无人。

曳练裙、谁哀王孙。

恁题扇桥荒,敲棋墅冷,肠断昔时尘。

青溪曲,空斜曛。记映波丛笛,款月芳尊。

怎又霜凋孤馆,草生重门。还自念、蛮参军。

似野萍、飘零无根。甚马策重挝,西州泪痕栖角巾。

(0)

水调歌头.送漱泉归淮南,并为泊琴、芾卿问

朔雁下平楚,江上峭帆开。

劳劳南北何事,茸帽暗尘霾。

几点疏林倦鸟,一抹乱山斜照,分手石城隈。

今夜扬州月,横笛弄潮来。前游地,归不得,重徘徊。

西窗暗雨乍歇,银烛渐成灰。

为问潘郎凄紧,更念刘郎萧瑟,相见且衔杯。

岁晚莫回首,残客尚天涯。

(0)

阮郎归.周生梦庄见余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中有君子耆老册一种,因为订正,更一再续辑得百人,加弁语见贻祝我,可感也。生好佛学,而耽倚声,于金石亦素研治,其所钤章曰“海红精舍”,曰“鸳鸯同梦楼”,皆极雅趣

斯人款款朴而妍。情殷金石坚。多承善颂续疑年。

清仪耆老编。香一炷,篆痕绵。填词兼学禅。

鸳鸯同梦佛同欢。海红帘底眠。

(0)

减兰.姚叟虞琴为我写山庐好词意,作梅兰各一枝,以小词报之

开函一笑。写得梅兰双绝妙。我不如公。

只爱狸奴玩意同。老人眉寿。兼问宛如无恙否。

一样堪夸。闻说娘儿字小花。

(0)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九

山庐好,泛棹向山塘。

初日淡烟描曙色,夕阳红树染秋光。疑在虎丘旁。

(0)

虞美人.观来生缘新剧,择其尤感人者记以小词

千磨万劫难消恨。箕豆甘同命。而今倩影有谁怜。

凄绝声声低诉小坟前。刹那一面因缘浅。

患难相流转。原来夫婿是多情。

世世生生毕竟负卿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