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泣涕否还真,只把譊譊沥胆频。
鹰隼鸾皇都在我,曾参大舜亦何人。
但知天下难为子,岂有人间不是亲。
倘肯幡然慈赦后,拜公千拜拜苍旻。
伤心泣涕否还真,只把譊譊沥胆频。
鹰隼鸾皇都在我,曾参大舜亦何人。
但知天下难为子,岂有人间不是亲。
倘肯幡然慈赦后,拜公千拜拜苍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沉思考。首句“伤心泣涕否还真”,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悲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着,“只把譊譊沥胆频”一句,通过“譊譊”(指纷扰、混乱)和“沥胆”(比喻极度忧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鹰隼鸾皇都在我”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鹰隼”、“鸾皇”等高飞之鸟比作杰出人才或理想化的社会精英,暗示诗人认为这些人才应该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曾参大舜亦何人”则提出了一个反问,质疑为何这些人才在现实中并未展现出应有的价值,引出对社会体制和道德标准的反思。
“但知天下难为子,岂有人间不是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作为个体在复杂社会中的无奈与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际关系普遍性的认同,即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都应被视为亲人,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最后,“倘肯幡然慈赦后,拜公千拜拜苍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能够改变、人们能够回归善良本性的一种期待和愿景。通过“慈赦”这一概念,既包含了对个人错误的宽恕,也暗含了对社会制度和道德重建的渴望。诗人希望社会能够给予犯错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并且通过这种宽宏大量的行为,向天地祈求和平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道德伦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
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丹凤翔云表。览德辉、翩然飞下,翠蓬仙岛。
银汉无声天似水,昨夜新凉多少。
听一曲、琼箫音渺。
千尺秦台凌空峻,见一双、翠羽先飞到。
披紫雾,揽瑶草。风流别乘当英妙。
对江山、掀髯把酒,浩歌长啸。
绿发公侯何足浼,自是无双才调。
况槐阴、青青天杪。
月殿姮娥云深处,近清秋、丹桂催开早。
斟绿醑,戴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