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自有还丹术,时论太素初。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自有还丹术,时论太素初。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炼者隐居山林的境况,诗中充满了对道家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表明这位道人的寿命长达千年,他曾在五岳之地游历居住,这是对其修为和道行的高度评价。
接着,“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指的是诗人通过远古的传说认识了齐桓公的鼎,以及刚刚经过了传说中的仙女王母的庐舍。这两处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象征着通晓古今、超凡脱俗。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敬仰之情,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长沮是古代隐士的代表,这里指的是向隐逸之人请教生命的真谛。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玉管和铜盘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凤凰和钓鱼则是古代常用以比喻隐逸生活的意象。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则表现了道人的超然物外,他们能够在虚空中听见天籁之音,即使在黑夜也能看清事物,这些都是修炼成果的体现。
“自有还丹术,时论太素初”指的是这位道人掌握了一种返回本真的丹道,并且能够随时讨论到最高境界的太素之学。还丹是一种修炼术语,指返璞归真;太素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道。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表明这位道人不仅得到天帝的赐福和命令,还能随时召唤神通如软轮车,这都是道家修炼成就的一部分。
最后,“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支颐问樵客,世上复何如”则是诗人对这位隐居的道人的景况进行描绘,以及通过询问樵夫来表达自己对于尘世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整首诗流露出浓郁的仙风道骨和对修炼成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理想的向往。
群山如奔马,崚嶒豁远眸。
东畔绾凌河,西陲控锦州。
北连紫塞关,南赴碧海流。
峻岭入云表,元气共沈浮。
尖峰插天末,石笋排戈矛。
削壁不可攀,似拒人探幽。
下应有巨壑,深邃蛰龙虬。
画笔写五岳,尚堪恣卧游。
况逢真名山,众山非其俦。
何当因羽化,高踞最上头。
凉雨虽寒不成霰,乱丝虽织不成绢。
征妇岁岁望征夫,已去光阴如流电。
春露泽成桃李颜,秋风瘦损芙蓉面。
道远总觉寄书难,敲砧又怯腕力倦。
婵娥弄影射长空,照人欢娱在隔院。
酌酒定自劝金卮,舞袖旋听响玉钏。
妾独寂寞坐空闺,叹息不觉泪如线。
趾离作引如相通,思君冀向梦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