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
《小重山》全文
宋 / 赵长卿   形式: 词  词牌: 小重山

一夜中庭拂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

潮来涨水恰平桥。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

坐久篆香消。多情人去后、信音遥。

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

(0)
鉴赏

这首《小重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雨中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一夜中庭拂翠条”,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庭院中绿叶轻拂,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诉说着什么。接着,“碧纱窗外雨、长凉飙”一句,通过雨滴敲打纱窗的声音和凉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雨声、风声交织在一起,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层次感。

“潮来涨水恰平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潮水与人的情感相联系,通过水涨至桥面这一细节,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起伏。水涨平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状态的隐喻。

“添清景,疏韵响、入芭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意境。清新的景色与疏落的韵律交织,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芭蕉叶上的声音,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读者。

“坐久篆香消”,时间的流逝在篆香的燃尽中得以体现,暗示着诗人独自坐了很久,思绪万千。篆香的消逝,象征着情感的逐渐消散,也预示着时间的无情。

“多情人去后、信音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人的思念与等待。在多情的人离开之后,只有遥远的信件作为寄托,这种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跃然纸上。

“即今消瘦沈郎腰”,借用沈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与真实感。

“悲秋切,虚过了、可怜宵”,结尾处,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天的悲切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在这凄凉的秋夜里,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已过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赵长卿
朝代:宋   号:仙源居士   籍贯:江西南丰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猜你喜欢

风入松.溪山堂竹别本作子昂竹石卷子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

(0)

宫词十首·其九

回廊隔树帘帘捲,曲水穿桥路路通。

禁漏滴斜花外日,御香薰暖柳边风。

(0)

蔷薇

长养风来新样凉,蔷薇娇姹靓浓妆。

贵妃得酒沁红色,更著领巾龙脑香。

万花卸尽锦机空,留得蔷薇揖晓风。

剩把胭脂匀笑靥,不施铅粉涴潮红。

东君来与夏交割,西子出为春送终。

不是□□閒暇客,也拚终日对芳丛。

(0)

秋霖

触石便溟濛,经旬失远空。

深疑竹箭浪,兼起蓼花风。

净长苔痕绿,寒催木叶红。

苍苍不可问,惆怅汉陵东。

(0)

遣兴勉友人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中愁苦身。

惟有无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痴人。

(0)

鹧鸪天·其八饯刘恭父

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油幢。

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

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釂寿觞。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