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
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
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涧虹。
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
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
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涧虹。
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其一)》。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朝回暖律变严冬”一句,表现了春天到来时节气的变化,以及严寒冬日渐渐温暖起来的情景。“应念闽风与蜀同”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提及“闽风”和“蜀”,即福建和四川的地理位置,传递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冬日积雪被春风所融解,为贫困之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冰寒吏胆照天烛”一句,形象地将严寒的气候比作清冷无情的官员心肠,而“泉涌诗肠饮涧虹”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诗人通过泉水激发灵感、创作诗歌的意境。
最后两句,“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寓意深长,似乎在表达一种宇宙秩序与世间和谐相得的美好愿景。这里的“二星”、“七聚”可能指代特定的星辰或星座,而“帝遣”则是象征着天命或自然法则的安排。“不妨击壤和元丰”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和谐、繁荣(如同北宋初年“元丰”时期)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景象描写与情感抒发,通过对春日温暖的期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宇宙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尊中有明月,琴上有素弦。
美人能弹客能饮,玉壶正傍花枝边。
皓齿对婵娟,清辉相共怜。
红颜笑桃李,独立无比妍。
月不常圆花易落,蛾眉却怕秋霜薄。
良会难,须行乐,为君高歌劝君酌。
酌未终,歌转哀,金壶银箭急相催。
春光今夕争时刻,倾尽车渠三百杯。
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玉衣陈画幄,宝瑟閟玄宫。
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