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善权即事十首·其六》
《善权即事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夜凝寒雪意浓,禅房睡美不闻钟。

起看银色三千界,更忆瑶台十二重。

戴白苍官尤觉好,折腰青士若为容。

暮晴透出寒蟾色,为照溪头群玉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雪景中的禅房生活与自然景色,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一夜凝寒雪意浓”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夜晚的寒冷中蕴含着浓厚的雪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禅房睡美不闻钟”一句,通过禅房内僧人沉睡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连寺庙的钟声都未能唤醒沉睡者,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起看银色三千界,更忆瑶台十二重”两句,诗人从沉睡中醒来,眼前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三千界的宇宙都被雪覆盖,而心中则浮现出瑶台仙境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纯净世界的向往与回忆。

“戴白苍官尤觉好,折腰青士若为容”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界,对雪后苍松翠竹的美景赞不绝口。苍老的松树在雪的覆盖下显得更加挺拔,青色的竹子在雪中也别有一番风姿,展现了自然界在雪后呈现出的独特魅力。

最后,“暮晴透出寒蟾色,为照溪头群玉峰”描绘了傍晚时分,阳光透过薄云,映照在溪流上,溪边的山峰仿佛被一层层玉石包裹,金光闪闪,美不胜收。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禅房、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寄倪元镇六首·其三

茅屋柴门少市人,时看麋鹿走踆踆。

风前忽见飞花堕,想是山中又一春。

(0)

寄倪元镇六首·其二

钩帘早起看花飞,过雨修篁蔽竹扉。

近日身如野鸥狎,得鱼逐浪竟忘归。

(0)

题叉鱼亭

昌黎曾此赋叉鱼,披棘寻碑考郡图。

重筑草亭存古意,双浮画舫仿西湖。

激轮为磨供官费,隔水分塘笑我愚。

寄语后来贤太守,相承无似此慵迂。

(0)

送叶审思北上二首·其二

领得除书好便归,故山芝朮已应肥。

神仙政苦多官府,不及閒云自在飞。

(0)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三代以来推盛世,九州之外有斯人。

君看笔底生秋色,尽在潇潇楚水滨。

(0)

题李息斋画竹·其四

使君弭节毗陵日,屏障家家有画图。

何似小窗横幅好,青鸾双过洞庭湖。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