倬彼司寇裔,诞自昆吾封。
桓桓起代郡,奕奕迁武功。
子卿奉汉使,亮节匈奴中。
龙庭归皓首,麟阁展芳容。
许公际时昌,遂为唐主佐。
摛藻埒张燕,陈谟赞机务。
皇宋举参知,承明奏辞赋。
厥胤守歙州,斯民覃慈慕。
曾是怀土思,何如眷仁里。
歙既蒙守恩,苏乃家于此。
述德发幽潜,登禋昭令美。
拓地构崇基,飞甍列疏绮。
绮楼一何峻,迥接岩云浮。
玉几挹群岫,萝轩俯双流。
佳气霭日夕,灵贶惠春秋。
子孙引勿替,复始宜公侯。
倬彼司寇裔,诞自昆吾封。
桓桓起代郡,奕奕迁武功。
子卿奉汉使,亮节匈奴中。
龙庭归皓首,麟阁展芳容。
许公际时昌,遂为唐主佐。
摛藻埒张燕,陈谟赞机务。
皇宋举参知,承明奏辞赋。
厥胤守歙州,斯民覃慈慕。
曾是怀土思,何如眷仁里。
歙既蒙守恩,苏乃家于此。
述德发幽潜,登禋昭令美。
拓地构崇基,飞甍列疏绮。
绮楼一何峻,迥接岩云浮。
玉几挹群岫,萝轩俯双流。
佳气霭日夕,灵贶惠春秋。
子孙引勿替,复始宜公侯。
这首诗描绘了歙县苏氏四贤楼的壮丽景象与历史传承,展现了苏氏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
首句“倬彼司寇裔,诞自昆吾封”开篇即点明苏氏家族的起源,追溯其远古的辉煌。接下来“桓桓起代郡,奕奕迁武功”描绘了家族成员在历史长河中的崛起与迁徙,展现了家族的坚韧与不屈。
“子卿奉汉使,亮节匈奴中”通过典故,赞美了苏氏先祖的忠诚与勇敢,表现了家族的高尚情操。随后“龙庭归皓首,麟阁展芳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先祖归国后的荣耀与成就,彰显了家族的辉煌历史。
“许公际时昌,遂为唐主佐”进一步展示了苏氏家族在唐朝时期的显赫地位,通过许公这一角色,凸显了家族对国家的贡献与影响。接下来“摛藻埒张燕,陈谟赞机务”则赞扬了家族成员在文学与政治上的卓越才能,以及对国家事务的积极贡献。
“皇宋举参知,承明奏辞赋”描述了家族在宋代的繁荣与文化成就,通过“参知”这一官职,展现了家族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厥胤守歙州,斯民覃慈慕”、“曾是怀土思,何如眷仁里”、“歙既蒙守恩,苏乃家于此”等句,表达了对家族后代坚守家乡、深爱故土的情感,以及对家族恩泽的感激之情。
“述德发幽潜,登禋昭令美”强调了家族对美德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祭祀等活动,彰显家族的崇高品德。接下来“拓地构崇基,飞甍列疏绮”描绘了四贤楼的宏伟建筑,展现了家族的财富与影响力。“绮楼一何峻,迥接岩云浮。玉几挹群岫,萝轩俯双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四贤楼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
“佳气霭日夕,灵贶惠春秋”赞美了四贤楼周围环境的祥和与生机,以及四季更迭的美好。最后“子孙引勿替,复始宜公侯”表达了对家族后人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光荣传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整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深情地描绘了苏氏家族的历史变迁与辉煌成就,展现了家族成员的高尚情操与卓越贡献,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华丽的辞藻,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画卷,令人赞叹不已。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
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篷窗醉倚。
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
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
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春江未抵。
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帆角低垂,船舷侧转,借得横斜风势。
画桡容易送轻航,问终朝、乱流何意。骑危漫拟。
称倦客、闲眠偎被。荡吟魂,笑雨云翻覆,浮生如寄。
人间世。行止由天,斗捷非吾事。
巧心妍手任营营,但忘机、狎鸥久矣。乌竿志喜。
看綄羽、飘摇北指。劝长年,好去摊钱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