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槛曲槛若平生,漳水东流日夜声。
不识舞腰浑折尽,西陵寂寞岂胜情。
回槛曲槛若平生,漳水东流日夜声。
不识舞腰浑折尽,西陵寂寞岂胜情。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铜雀台内外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回槛曲槛若平生”,以“回”、“曲”两字描绘铜雀台的栏杆,仿佛在诉说往日的繁华与平静,暗示这里曾是歌舞升平之地。然而,“若平生”三字又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让人不禁思考曾经的热闹如今何在。
次句“漳水东流日夜声”,以漳水的永恒流动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它不分昼夜地流淌,带走了一切过往的辉煌与喧嚣。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一切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隐喻。
后两句“不识舞腰浑折尽,西陵寂寞岂胜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前一句中的“舞腰”比喻昔日的歌舞表演,而“浑折尽”则暗示这一切都已化为乌有,不再复现。后一句“西陵寂寞岂胜情”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寂寞情景的无奈与哀伤。西陵在这里可能是指铜雀台所在的地理位置或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但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与现在寂寥对比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铜雀台从繁华到寂寞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西风吹客浮仙槎,万斛诗香散幽遐。
琼裾翠裳佩九霞,赐我羔酒龙团茶。
剪锦飞落山人家,黄绢幼妇无以加。
衰贱何足辱齿牙,相看白发羞黄花。
西山薇蕨东陵瓜,前村烟雨黄犊车。
共嚼秋芳咀春华,茅斋饮尽邻可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