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左道孰为凶,最是龙阳泣楚宫。
禽兽犹明真配合,生人反昧假雌雄。
世间左道孰为凶,最是龙阳泣楚宫。
禽兽犹明真配合,生人反昧假雌雄。
这首诗名为《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其三十,由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诗中探讨了世间伪善与真实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类对自然法则的误解。
首句“世间左道孰为凶”提出问题,指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什么是真正的邪恶或危害。接着,“最是龙阳泣楚宫”运用典故,以古代楚国的故事隐喻,龙阳是楚王的宠臣,因被怀疑与楚王有不正当关系而哭泣,这里借以表达对人性中虚伪和不正当行为的批判。
“禽兽犹明真配合”一句,诗人通过动物世界的自然法则,强调了真实与自然的和谐。动物们遵循本能进行交配,没有虚伪和混淆,这与人类社会中常有的伪善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生人反昧假雌雄”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迷失自我,混淆性别角色和社会身份,违背了自然和真实的本性。这一句直指人性深处的困惑与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真实与伪善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回归自然、追求真实价值的呼唤。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
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
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
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
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
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誇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
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青丝骏马桃花色,翠鞍玉辔黄金勒。
奚奴牵出不敢骑,道上行人争爱惜。
往时曾遇李将军,汗流赤血气如云。
朝刷黄河暮南粤,沙场百战成奇勋。
归来无心伏槽枥,顿辔长鸣思奋力。
东家白面绣衣郎,千金买去游南陌。
昨朝校猎向城隅,万人争说天下无。
夜归不怕霸陵尉,玉鞭醉打苍头奴。
画烛银屏欢彻曙,一朝金尽宾朋去。
可怜骄马属谁家?断缰犹系阶前树。
君不见西家款段三十年,青刍满枥菽满田。
老翁不识城下路,骑看射猎南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