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
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
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
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
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
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誇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
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
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
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
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
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
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誇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
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北邙山歌》描绘了北邙山的荒凉与历史沧桑。诗以北邙山的高峻和云雾缭绕开篇,暗示了死亡与哀悼的氛围。"山前日日闻挽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每日的丧歌回荡在山间,反映了墓地的频繁使用。
诗人提到"千金买穴望卿相",揭示了富贵人家对死后荣华的追求,然而"不道洛阳人葬多"则揭示了生死无常,即使豪富之家也无法避免死亡的普遍性。接下来,诗人通过"长安归来锦衣客"和"新宅"的对比,暗示了生者对死者墓地的奢华装饰,这些原本是墓边的石头,如今却成为新居的装饰。
"墓边野老"的叙述,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昔日筑坟的见证者已白发苍苍。"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描绘了墓地的荒芜,自然景观与人事变迁形成强烈对比。
诗人感慨"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表达出时光荏苒,家族世代更迭的无奈。"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则预示着墓地终将被遗忘,成为农田的一部分。
最后,诗人劝诫洛阳的少年们珍惜眼前,不要过于沉溺于物质享受,因为"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誇靡谁能传",即使功名显赫,身后留下的也只是虚名。他以白太傅为例,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花开花落的春色,供后人凭吊。
整体来看,《北邙山歌》以北邙山为背景,寓言人生无常,警示世人珍惜当下,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感。
晚春欢绪少。鸥盟鹭伴,前踪都杳。
快展生平,试探故人怀抱。
曲几瓶花低映,更四下、珠帘围绕。应共笑。
鬓华自指,相逢非少。
为我细说当年,算得意春风,凤歌鸾啸。
几阅沧桑,锁院离离青草。
浮世不劳梦想,但教看、湖边飞鸟。归路悄。
愔愔半堤斜照。
霣星寥落。数当年任侠,更无朱郭。
记剑舞、光景如虹,甚名系党人,壮怀消却。
纵酒行歌,破衣典、不堪重著。
况巢倾彀发,铩羽自伤,野田黄雀。
俄惊市朝异昨,便恩雠忘得,难遣离索。
夜未阑、明月中庭,伴孤影徘徊,雁更鱼钥。
楚些吟残,见华表、曾栖辽鹤。
怕魂归、万松旧隐,路迷断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