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骖八月过云州,殿阁嵯峨叠嶂稠。
空谷无人黄叶落,白云如雪满溪流。
独登金閤寻仙迹,还忆青城觅旧游。
日落长歌下山去,西风十里异香浮。
羸骖八月过云州,殿阁嵯峨叠嶂稠。
空谷无人黄叶落,白云如雪满溪流。
独登金閤寻仙迹,还忆青城觅旧游。
日落长歌下山去,西风十里异香浮。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归途至金閤山怀虞侍讲》描绘了诗人秋季归途中的景色和心境。首句“羸骖八月过云州”以疲惫的马匹入诗,暗示旅程的艰辛,时间设定在农历八月,秋意渐浓。接下来的“殿阁嵯峨叠嶂稠”描绘了金閤山的雄伟壮观,峰峦重叠,显出山势峻峭。
“空谷无人黄叶落”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黄叶飘零,空寂的山谷更显得冷清。诗人乘兴而行,却见“白云如雪满溪流”,运用比喻,将白云比作白雪,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神秘感。
“独登金閤寻仙迹”表达了诗人对仙踪的向往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他独自攀登,寻找着昔日的足迹。“还忆青城觅旧游”则将思绪转向了青城山,那是他曾经游历的地方,充满了回忆。
最后两句“日落长歌下山去,西风十里异香浮”收束全诗,夕阳西下,诗人放声高歌,伴随着西风,一路飘荡着异香,既写出归途的洒脱,也寓含着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西风吹雨来,濯此青琅玕。
黄华媚幽独,秀色如可餐。
我居适在野,门庭已荒寒。
老屋四壁立,生涯堪鼻酸。
向来颇好饮,无日无杯盘。
而今废升斗,百忧何以宽。
惟取架上书,拭几支颐观。
伟哉圣贤旨,妙处言莫殚。
如渴遇新汲,醒然开肺肝。
因不求甚解,会心亦解颜。
茫茫百年中,毁誉非一端。
要知仁与义,多出贫贱间。
相逢勉为善,世路良独难。
谁能逐狂痴,凌竞趋险艰。
何以易此乐,此乐居之安。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鴳本同游。
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