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初夏云霾偏,一雨不绝昼凄然。
山禽正返路转杳,江草欲没岸犹牵。
小炉易沸忙进酒,单衣寒生催换绵。
安得体轻奋八翼,蹑风披日回午天。
泽国初夏云霾偏,一雨不绝昼凄然。
山禽正返路转杳,江草欲没岸犹牵。
小炉易沸忙进酒,单衣寒生催换绵。
安得体轻奋八翼,蹑风披日回午天。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雨水连绵不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景色的幽静与寂寥。首句“泽国初夏云霾偏”,点明了地点和季节,云雾弥漫的泽国在初夏显得格外湿润。接着,“一雨不绝昼凄然”描述了雨水连续不断,使得白昼也显得阴沉凄凉。山中的鸟儿因雨而返回,其身影在雨中变得渺小,江边的草木在雨水的浸泡下似乎要淹没岸边,但岸边依然紧紧相连,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
“小炉易沸忙进酒,单衣寒生催换绵”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雨天的寒冷与不便。小炉里的水很快沸腾,人们忙着饮酒取暖;单薄的衣服已不足以抵御寒意,需要更换更厚的棉衣。这种生活细节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无奈与苦楚。
最后,“安得体轻奋八翼,蹑风披日回午天”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飞翔,摆脱雨天束缚的心愿。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轻盈如鸟,能够在风中飞翔,在阳光下自由地回到晴朗的天空。这种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色和生活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