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在这首诗中,韦承贻通过对庭院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安静而又不乏诗意的夜晚场景。"白莲千朵照廊明"一句,以莲花之洁白与廊庑之清辉相映衬,勾勒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意境。而"一片升平雅颂声"则透露出诗人对夜深人静时分所感受到的那份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雅颂声"可能是指虫鸣或其他自然界中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超脱尘嚣的美感。
接下来的"才唱第三条烛尽"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夜已深,烛光也随之熄灭。诗人通过这种细节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易逝、生活短暂的感慨。而"南宫风月画难成"则更深了一层,表明在这样一个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夜晚,即便是才华横溢如诗人,也难以将眼前这份风光月色完美地描绘下来。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自谦,更映射出他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夜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一种超脱俗世、追求永恒的艺术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哀伤和对生命美好的珍惜。
早受天刑拘,遂耽人爵贵。
强学思干名,乐仕忘窃位。
结交托时豪,然诺重盟誓。
祇好朋友欢,拙为妻子计。
约游见星趍,赴急若飙至。
掉舌常屈人,扼腕独愤世。
出言讥王公,慕达不事事。
傲睨多脱略,嘲慢无严志。
辄希孔门狂,自比周士肆。
择术谬毫发,千里遂不啻。
反躬尽愆尤,考古何乖异。
多忤岂通方,易盈知小器。
不闻长者言,下流良足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