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
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要高人。
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
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要高人。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菊》。诗中以“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开篇,将木槿与菊花进行对比,木槿在内园中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而菊花却在彭泽展现出独特的春意。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接着,“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要高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草木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它们的价值或美丑往往取决于欣赏者的眼光和心境。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草木比喻为人生的境遇,暗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关系,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完全由外界决定,而是需要有识之士(高人)来发现和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个体独立性的强调。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
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
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
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
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
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
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
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
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
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
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
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