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襄阳李尚书》
《送襄阳李尚书》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

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

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

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

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

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āngyángshàngshū
táng /

tiānhánméiliǔdàoxiāngzhōu
shùnuǎnránhóngzhújiāngqīngzhǎnyóu

fēngyānlínxiànshǒuyúnshuǐjiēzhāoqiū
shàngchūnqiūxuéchēngwénxuǎnlóu

dōuménsòngjīngjiézhúlǐngzhūhóu
hànmiǎnfēnróngyuánjiǎnshèngyōu

shízhuīshānjiǎnxīngběnjiāliú
fèikāngshīqíngmǎnzhō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水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通过梅柳的寒发,襄阳的记忆,以及树暖红烛、江清碧油等意象,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温馨的自然环境。

"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 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襄阳的山川景色,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清新与宁静。

"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 这里诗人提到的是当时流行的学术风气和文学评价体系,通过这样的细节,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对文学才华的重视。

"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 这两句描写了官府的仪式和权力的象征,是诗人对朋友李尚书即将担任的重要职务表示祝贺之情。

"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 这里的“汉沔”指的是长江流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太平,百姓安居,皇帝无忧的美好愿望。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诗人提及山简(李尚书字),并强调其文学才能是由家庭传承而来,这里的“本自习家流”显示了诗人的赞赏和对友人文艺才华的肯定。

"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勉励与祝愿,希望朋友不要忘记寻求心灵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襄阳美丽山水之情难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展现了诗人李益的情感世界及其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夏畦

清晨步蔬畦,生意惨不绿。

烈哉三足乌,覆此五鼎餗。

呼童吸深清,且勿荒我菊。

一片云有心,停阴作花屋。

(0)

哭北谷罗先生

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

(0)

咏柳

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

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

(0)

湖居杂兴八首·其三

龙舟晓发断桥西,别有轻舟两两随。

春色可人晴较稳,酒家争出柳梢旗。

(0)

燕岩游罢与岩主话别

西风吹作此岩游,满目松筠翠欲流。

玉燕不飞明月夜,石钟一振晓霜秋。

惜乎分水便南北,忽尔回头欲去留。

且去人间办丹料,却来山顶结茆休。

(0)

题笔架山积翠楼

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