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
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
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楼阁景象。开篇“万顷平田指掌间,松梢直上与檐干”两句,用对仗手法营造出一片辽阔而又亲切的自然景观,平坦的田野如同手心之物,而松树则 直指云霄,与房檐相接,显示了楼阁所处的高峻。
接着“云粘暮色月华湿,树颤秋声天籁寒”两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云彩在暮色中弥漫,与夜幕一起笼罩着山谷,月光则如同细雨般洒落,使得一切都显得湿润而神秘。而秋风吹过树梢,发出清脆的声响,宛若天籁之音,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头修竹万琅玕”两句,更深入描绘了楼阁周围的景色。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青山,而屋顶则是参差有致的翠竹,每一枝桠都像是精心雕琢过,显示出大自然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美丽画面。
最后,“楼中啸罢玉龙去,浩荡天风生羽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楼阁中吟咏长啸后的那份豪放与超然。玉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状态,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而“浩荡天风生羽翰”则形容了一种自由飞翔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了翱翔于九天之上的神鸟,其羽翼在风中摇曳生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的追求。
久雨未便晴,昏烟翳穹昊。
出门泥泞步难行,十步九折忧绝倒。
藓迹杂苔文,侵阶风不扫。
由春至夏百馀朝,雨脚如麻几时了。
乐事赏心何暇论,尺薪斗粟无从讨。
纵有高车可出游,湿云遮断繁华道。
杜陵野老数吞声,床床屋漏吟情恼。
山翁放达不识愁,无端为尔伤怀抱。
南山豆亦荒,北屿松亦老。
东园欲语花,西径忘忧草。
笑脸娇啼腻粉销,檀心懒吐芳香槁。
绿怨红羞既寂寞,蜂慵蝶困庸围绕。
千葩万卉总消磨,庭下决明颜色好。
何当散阴霾,放出日皓皓。
丽景秾鲜万国明,晴光浩荡千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