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乃极狭,穷通异交亲。
元元咸刘尽,未数晋魏秦。
扶家诣绝境,叹此山中人。
问答皆世外,田渔不复论。
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
世路乃极狭,穷通异交亲。
元元咸刘尽,未数晋魏秦。
扶家诣绝境,叹此山中人。
问答皆世外,田渔不复论。
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
这首诗描绘了世道人心的冷暖与变迁,以及在乱世中寻求避世桃源的渴望。诗人以“世路乃极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的道路狭窄,充满了变数与挑战。接着,“穷通异交亲”一句,揭示了人在不同境遇下人际关系的变化,强调了世态炎凉。
“元元咸刘尽,未数晋魏秦”,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晋、魏、秦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而“元元咸刘尽”则意味着人民遭受苦难,生活困顿。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当下社会的忧虑与反思。
“扶家诣绝境,叹此山中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自己或他人在乱世中寻找避难所,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问答皆世外,田渔不复论”,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在世外桃源中,人们不再谈论世俗的琐事,而是过着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何为及乱时,高足守要津”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乱世中那些仍坚守权力地位者的讽刺与批评。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真正能够坚守内心,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却寥寥无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态炎凉、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的对比,以及对乱世中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