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二》
《宋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韩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俭是终身事,书无释手时。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

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

(0)
鉴赏

这首挽辞以“俭”字贯穿始终,展现了宋元献公一生的节俭与勤勉。首句“俭是终身事”,点明了公公一生秉持的美德——节俭,并将其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接下来“书无释手时”,则描绘了公公勤奋好学的形象,无论何时何地,都手不释卷,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公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平静与从容。搯膺,即拍打胸膛,常用于表达悲痛或愤怒;易箦,指病重将死之时更换卧具。这两句暗示公公在生命的尽头,内心平静,没有遗憾,甚至亲自向家人交代后事,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对家人的深爱。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则通过象征性的描述,赞美公公生前的仪表堂堂,以及去世后的庄重仪式。冠剑,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身份与地位;箫笳,古代乐器,用于丧礼,此处形容公公去世后的仪式规格之高,彰显其身份与威望。

最后,“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两句,表达了公公的品德和行为对国家和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忠诚与节俭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宸篆,皇帝的手迹,这里用来形容公公的忠诚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认可和表彰。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不仅是对宋元献公一生的赞颂,也是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贡献的永恒纪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公公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道德楷模的光辉形象。

作者介绍
韩维

韩维
朝代: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猜你喜欢

宫词·其六十五

钓线沉波漾綵舟,鱼争芳饵上龙钩。

内人急捧金盘接,拨剌红鳞跃未休。

(0)

壶公祠大树

壶公飞升向千岁,兹树悬壶今尚在。

繁根郁屈蟠蛟龙,冗干呺嚎作天籁。

樛枝入土又旁出,四面童童若车盖。

大钧播物信容易,父老相传谩惊骇。

孔明庙前千丈柏,老子庭中左纽桧。

天资正直本当寿,地养坚强自宜大。

嗟尔朽质名弗闻,虽能所生世何赖。

雷霆不及斤斧遗,但恐狐狸假为怪。

(0)

武皇

武皇英气古无俦,解道平城遗朕忧。

汗血龙媒十八万,单于台下猎清秋。

(0)

西楚

楚割淮西自不轻,元王宾客亦洪生。

重捐醴酒迷高士,末路翻亡五千城。

(0)

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二首·其二

万竿苍翠隔晴川,寂寞芜城三百年。

此地重闻歌吹发,扬州风物故依然。

(0)

牡丹三首·其一

刻成红玉万枝香,排出华灯四照光。

闻道阆风有琪树,可能一二敌芬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