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使妾舂稻粱,小姑又唤缝衣裳。
一时不应小姑怒,可堪颜色来风霜。
小姑打时只袖手,小姑骂时只闭口。
眼看小姑也嫁人,姑嫂不得长相守。
闻道比妾小姑多,小姑他日当如何。
阿婆使妾舂稻粱,小姑又唤缝衣裳。
一时不应小姑怒,可堪颜色来风霜。
小姑打时只袖手,小姑骂时只闭口。
眼看小姑也嫁人,姑嫂不得长相守。
闻道比妾小姑多,小姑他日当如何。
这首《小姑谣》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家庭中的生活境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艰辛。
诗中以第一人称“我”(即诗中的女子)的视角展开叙述,描述了她作为家中长女的多重角色与责任:不仅要帮助年老的阿婆舂米磨面,还要应答小姑子的缝衣请求。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加上小姑子的不理解和责备,使得她倍感压力和委屈。诗中特别强调了“可堪颜色来风霜”,形象地表达了她因长期劳作而面容憔悴,身心俱疲的状态。
接着,诗人通过“小姑打时只袖手,小姑骂时只闭口”的描写,展现了女子面对小姑子的责难时的无奈和忍让,反映出封建家庭中长幼尊卑的严格等级制度。最后,诗人以“眼看小姑也嫁人,姑嫂不得长相守”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暗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将失去与小姑子相处的机会,预示着家庭关系的疏远和变化。
结尾部分“闻道比妾小姑多,小姑他日当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想象未来小姑子可能面临的相似困境,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隐忧。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女性所承受的家庭和社会压力,以及她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乱后家山,意中愁绪真难说。
春将去、冰台初长,绮钱重叠。
炉烬水沉犹倦起,小窗依约云和月。
叹人生、争似水中莲,心同结。离别泪,盈盈血。
流不尽,波添咽。见鸿归阵阵,几增凄切。
翠黛每从青镜减,黄金时向床头缺。
问今春、曾梦到乡关,惊鶗鴂。
雨过烟斜,看流光几点,度叶穿花。
迎风同蛱蝶,映水傍蒹葭。
更欲定,耀初加,帘幕那堪遮。
又助来、天阶夜色,小扇轻挝。伤心莫问隋家。
恨已无腐草,但有昏鸦。微光应未久,往事已堪嗟。
些小影,莫频誇,待欲惜秋华。
有瘦生、一编夜读,相对笼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