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
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
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
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
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
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
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
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
此兴老未衰,西日尚馀映。
风怒雷再鼓,云破天一镜。
山花下野鸟,诗题一堪命。
府公文章伯,声称耸群听。
明朝倒锦囊,非是庶所订。
岂伊綵凤鸣,而聆露鹤警。
定知谢东山,凡百易子敬。
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
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
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
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
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
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
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
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
此兴老未衰,西日尚馀映。
风怒雷再鼓,云破天一镜。
山花下野鸟,诗题一堪命。
府公文章伯,声称耸群听。
明朝倒锦囊,非是庶所订。
岂伊綵凤鸣,而聆露鹤警。
定知谢东山,凡百易子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情趣,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大自然之美,远离尘嚣。开篇即写“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表明在友人的陪伴下,饮酒作乐,身心舒畅,无忧无虑。接着,“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需刻意安排,只需顺其自然。
“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洗涤尘埃,感受着清新的风光,而不会因个人能力不足而感到羞愧,因为自然的美丽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和“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生活态度的纯粹与美好。
“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则是对日常生活中小确幸的一种享受,如同分享食物、写作时不求多,但求精炼。接下来的“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才华,即便是重复尝试,也能够不断创新。
最后,“此兴老未衰,西日尚馀映”、“风怒雷再鼓,云破天一镜”则描绘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激情和敬畏之心。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平和的心灵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