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入寺僻,得亭始得路。
夹道护苍松,行行欲回顾。
山深入寺僻,得亭始得路。
夹道护苍松,行行欲回顾。
此诗描绘了一段探访深山古寺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首句“山深入寺僻”,开篇即点出寺庙所在之地的幽静与偏远,暗示了探索之旅的艰辛与独特。接着,“得亭始得路”一句巧妙地转折,从寻路的艰难转为发现亭子后的豁然开朗,仿佛在艰难的旅途中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
“夹道护苍松,行行欲回顾”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苍松作为自然界的守护者,不仅增添了道路两旁的景致,也象征着坚韧与永恒。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不时回望,既是对过往的留恋,也是对未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激动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山访寺图,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旅行中的美好与挑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
清秋访林馆,寒碧凝瑶风。
冷入琅玕聚,凉生琛玉丛。
枝枝撑明月,叶叶起清风。
朝云挂馀翠,夕照摇残红。
断鸦噪方宿,鸣凤栖复冲。
扶疏玉梵府,析蔌水晶宫。
露花滴翡翠,烟絮缠蛟龙。
万竿响笙竽,一林撼丝桐。
饮罢身欲蜕,联镳翔太空。
嘲弄春晴禽斗语,揄扬风色柳摇丝。
麦苗含穗枇杷熟,却似江南四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