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蚕》
《蚕》全文
宋 / 卢梅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

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n
sòng / méi

chūncányùnqiǎojīnglúnshìzhōufángfǎnshāshēn

dǐnghuòguīyuánbàozhǔxiūféiwēirén

注释
经纶:比喻治理国家或筹划大事的才能和策略。
底事:何事,为什么。
周防:严密的防备。
杀身:指自取灭亡。
鼎镬:古代烹煮用的大锅,这里象征严酷的惩罚。
缘报主:为了报答主人的恩情。
羞他:感到羞耻,此处指不屑于。
肥禄:丰厚的俸禄,指贪图安逸的生活。
危人:面临危险的人。
翻译
春蚕巧妙地编织着丝线,为何却因过分谨慎反而自取灭亡。
面对烹煮与鼎镬的惩罚,他们视若回家般只因想要报答主人,羞于那些只为贪图安逸而躲避危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通过春蚕的勤劳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感慨。"春蚕运巧起经纶"一句,写出了春天里蚕宝宝如何运用它们的精巧技艺编织丝线,这里的“经纶”指的是蚕丝,也暗示了蚕丝的重要价值和蚕的辛勤劳作。

接着,“底事周防反杀身”一句,诗人通过春蚕的自我牺牲来比喻人的忠诚与奉献。蚕在制作蚕茧时,最终会耗尽生命,这里“底事”指的是最终的事实,“周防”则是蚕茧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蚕为人类的福利而牺牲自我,体现出一种忠诚和奉献精神。

第三句“鼎镬如归缘报主”,通过对比古代君臣关系中的忠贞与回报,来强调蚕丝是对天子的贡品。诗人用古代鼎镬(祭祀时用的器物)象征着蚕的忠诚和回报,这里的“如归”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归属感,表达了蚕丝是应有的奉献。

最后,“羞他肥禄避危人”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只享受安逸生活者的讽刺。这里“羞他”意味着对于那些逃避困难的人的轻视,而“肥禄避危人”则是指那些只图安逸,不愿冒险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奉献与逃避责任的鲜明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蚕丝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美,也通过蚕的勤劳和牺牲精神,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忠诚与奉献等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卢梅坡
朝代:宋   籍贯:宋朝末年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
猜你喜欢

听水斋喜灌畬夜至

昔携山月造茅庐,今遣江湖迓笋舆。

一宿便成三载近,肯来失喜四更初。

陆沈窈窈舟藏壑,天籁泠泠乐出虚。

对坐坳堂弄杯水,算君知我我知鱼。

(0)

夜到涌泉寺·其二

春月虽可悦,不及秋宇晶。

巡廊弄花影,爱此佛地莹。

龛灯本无尽,斗柄忽已倾。

呦呦岩窦泉,喝退犹暗鸣。

少焉钟呗发,绕殿流音声。

万汇有常理,吾道宁无营?

(0)

望叙州

云开江转见戎州,故垒萧萧落日秋。

一片青山旗影里,西风吹角吊黄楼。

(0)

岂有

岂有淩烟画黑头,空馀清啸落沧洲。

新苔石笋刳茶灶,慢火松枝挂帐钩。

善养斗鸡如禦将,为骑生马忆封侯。

而今短鬓西风冷,醉插黄花卧酒楼。

(0)

弥牟阵

沙碛星罗鱼复浦,阴阳互宅惊风雨。

下营陈法列棋盘,土垒浮云亘今古。

呜呼八阵皆模糊,弥牟突见当头图。

土城四门渐磨灭,六十有四魁森如。

魁方一丈大如石,累累屹立高三尺。

两阵对若山排闼,百廿八魁分阖辟。

天地冲轴风云起,鸟虎龙蛇纷战垒。

忆昔先生运奇谋,七擒七纵由腕底。

黑幡白羽摽纶巾,六十虎贲相逦迤。

纵横上下定指麾,截若鸿沟画疆理。

出没变幻本无常,倏离倏合生神光。

天生王佐秘神授,运筹无殊孙与姜。

隆中高卧劳三顾,慷慨激烈报知遇。

千秋遗恨失吞吴,稚子关前空棋布。

至今陈迹伴沙鸥,落日犹照弥牟渡。

(0)

同张绳庵访僧心泉因与同游南洼

簪组如林森机械,拙者转喉招嗔怪。

辛苦酬答两无益,适野寻僧差足快。

清远无如龙树阁,风水鳞鳞漾蒲稗。

白日闲澹罕游人,午鸠独鸣寂梵呗。

三人不知谁主客,错综谈端等针芥。

会心即答倦即默,茗碗无温聊一嘬。

此际鞿鞅尽摆脱,何异枯柳揩马疥。

禅客洒落不参禅,偶参金石及书画。

远识阮姚近戴刘,略述旧闻资感喟。

海宁达受号博古,法眼炯炯同宗派。

缥囊犀轴积如仓,投老尽偿柴米债。

此亦五阴障真如,今朝始入四禅界。

文畅爱文心无著,如满游山力未备。

我虽钝根可渐磨,师老难回年齿迈。

留此孤云伴我游,洒然何知世网隘。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