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街头初禁烟,今日清明烟火传。
家家齐上坟头拜,更剪荆榛挂纸钱。
东郊古碑翳荒草,近陇累累谁洒扫。
问著樵夫说姓名,子孙繁华难自保。
轻裘骏马谁家儿,东阡西陌纷相随。
斗残蹴鞠忽归去,还向高堂纵歌舞。
昨日街头初禁烟,今日清明烟火传。
家家齐上坟头拜,更剪荆榛挂纸钱。
东郊古碑翳荒草,近陇累累谁洒扫。
问著樵夫说姓名,子孙繁华难自保。
轻裘骏马谁家儿,东阡西陌纷相随。
斗残蹴鞠忽归去,还向高堂纵歌舞。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与社会风貌,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感。
首句“昨日街头初禁烟,今日清明烟火传”,以对比手法开篇,昨日禁烟的规矩在今日被烟火的热闹所取代,暗示了节日的氛围由肃穆转向欢庆。接着,“家家齐上坟头拜,更剪荆榛挂纸钱”描绘了人们祭祖的情景,家家户户都前往祖先的坟墓进行祭拜,坟前摆放着剪好的荆棘和挂满的纸钱,体现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东郊古碑翳荒草,近陇累累谁洒扫”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与历史,东郊的古碑被荒草遮掩,近处的坟墓也显得寂寥,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问著樵夫说姓名,子孙繁华难自保”一句,通过询问樵夫的方式,引出了家族兴衰的主题,即使家族曾经繁华,但最终也无法保证子孙后代的安稳与繁荣。
后半部分“轻裘骏马谁家儿,东阡西陌纷相随。斗残蹴鞠忽归去,还向高堂纵歌舞”则描绘了清明节期间年轻人的活动场景。他们穿着华丽的裘衣,骑着骏马,在田间小路间穿梭,斗鸡蹴鞠后便返回家中,尽情歌舞,享受节日的乐趣。这一段既展现了清明节的欢乐气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节的习俗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家族观念以及人们对生命、历史和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