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徵宫商应管无,入关空有五侯俱。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
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
角徵宫商应管无,入关空有五侯俱。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
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对陈集生太史所赠《诸将诗》五章的回应之作,名为《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独到见解。
首句“角徵宫商应管无”,运用了音乐术语“角徵宫商”来比喻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或势力,暗示这些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音乐般起伏变化,但最终归于平静,没有明确的主导者或响应者。接着,“入关空有五侯俱”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某些势力虽然一时显赫,但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无法持久。
“未闻素服迎秦帅,浪说弯弓射郅都”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个事件——秦始皇的征服与郅都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历史功过是非的思考。前者强调的是权力的征服与统一,后者则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诗人似乎在质疑,真正的历史英雄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还是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泡沫。
“降魔倒授金刚杵,奔命纷飞竹使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权力的探讨。这里使用了佛教中的“金刚杵”象征力量与坚定,以及“竹使符”代表官府的权力与命令。这两句暗示,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外在的武力或官位,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智慧。
最后,“且向咽喉问通塞,休将唇吻较赢输”两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理解。诗人认为,历史的前进与阻滞,关键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而不是简单的胜利或失败。这里的“咽喉”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关键节点,而“唇吻”则象征了表面的言语与争斗。诗人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关注言语上的胜负,而应更深入地思考行动背后的真正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历史与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历史进程中真正力量来源的深刻洞察。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
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塞云横剑望,山月抱琴归。
几日蓝溪醉,藤花拂钓矶。
京洛多高盖,怜兄剧断蓬。
身随一剑老,家入万山空。
夜忆萧关月,行悲易水风。
无人知此意,甘卧白云中。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
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到家。
山鸟一声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