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西斜,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
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
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
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
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
凉月西斜,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
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
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
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
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
此诗《玲珑四犯·栏影》由清代诗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栏杆的静谧景象。
首句“凉月西斜”,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月色清凉,月亮已偏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两句,以抽象的卐字和飞白(书法中的一种笔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栏杆上的斑驳光影,既具象又富有诗意。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月下的回廊与清晨的平直进行比较,突出了月夜下回廊的独特美感。接下来,“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回廊比作倚靠春天的人,强调其柔美与细腻,同时也暗示了月夜中的孤独与寂静。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描绘了月光透过粉墙,仿佛是玉钩般将灯光送到栏杆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期待。随后,“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两句,通过红叶与翠桐的对比,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则表达了尽管环境优美,但仍然难以驻足欣赏的遗憾之情。“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孤寂,红桥与水的映衬,更添了几分哀愁。
最后,“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综上所述,《玲珑四犯·栏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月夜下栏杆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