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尚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以竭,褰裳去之。
明明尚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以竭,褰裳去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的《招颂补遗九首》中的第七首,名为“明明一终”。黄佐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诗中首先描绘了天空中繁星点点,日月光辉普照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接着,诗人指出日月运行有常,星辰各守其道,四季更替有序,百姓生活安定,这一切都体现了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
然后,诗人将话题转向音乐与舞蹈,认为音乐与舞蹈能够与天地之灵相呼应,是天地间和谐秩序的体现。在贤明圣人的引领下,人们都能理解和遵循这种和谐之道。
最后,诗中提到“鼚乎鼓之,轩乎舞之”,形象地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盛大场面,人们在音乐的引领下尽情舞蹈,释放内心的喜悦与活力。然而,当音乐与舞蹈达到高潮之时,诗人却突然收束,以“精华以竭,褰裳去之”结束,寓意着美好的事物总有结束之时,如同音乐与舞蹈的表演,最终会归于平静,留给人们的是对美好瞬间的回忆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音乐舞蹈以及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谐秩序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