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栈道如升天,千山万山相盘旋。
上有古今不伐之老桧,下有昼夜不息之飞泉。
林深未知清昼永,但闻百鸟相和巧出音绵绵。
鹧鸪之语人共识,分明似诉行不得。
客怀闻此倍感伤,驻马看云长叹息。
鸡头关前山最高,我马已痡仆亦劳。
悬崖万丈陡壁立,俯瞰群岭同儿曹。
乌龙江里涛声恶,日日轰雷惨寒骨。
奔流直与沧海通,势自天成非禹凿。
我来对此心茫然,便欲解绶思归田。
乃知王事未可缓,行行且诵皇华篇。
皇华四牡歌再续,上德未宣怀靡足。
何当两腋生羽翰,顷刻抟风到西蜀。
连云栈道如升天,千山万山相盘旋。
上有古今不伐之老桧,下有昼夜不息之飞泉。
林深未知清昼永,但闻百鸟相和巧出音绵绵。
鹧鸪之语人共识,分明似诉行不得。
客怀闻此倍感伤,驻马看云长叹息。
鸡头关前山最高,我马已痡仆亦劳。
悬崖万丈陡壁立,俯瞰群岭同儿曹。
乌龙江里涛声恶,日日轰雷惨寒骨。
奔流直与沧海通,势自天成非禹凿。
我来对此心茫然,便欲解绶思归田。
乃知王事未可缓,行行且诵皇华篇。
皇华四牡歌再续,上德未宣怀靡足。
何当两腋生羽翰,顷刻抟风到西蜀。
这首诗名为《连云叹》,由明代诗人吕渊所作。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句“连云栈道如升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栈道高耸入云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千山万山相盘旋”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中。诗人接着描述了栈道上方的老桧树,以及下方日夜不息的飞泉,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林深未知清昼永,但闻百鸟相和巧出音绵绵”两句,通过描写深林中的静谧与百鸟的和鸣,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特别提到了鹧鸪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客怀闻此倍感伤,驻马看云长叹息”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感慨与悲伤,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维。随后,诗人描绘了鸡头关的险峻与自己的疲惫,以及乌龙江中汹涌的波涛,这些都构成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但又意识到国家事务不可懈怠,于是决定继续前行,并吟诵着关于皇华(即使臣)的篇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也展示了其对职责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官租颇繁重,在昔盖有因。
而此服田者,本皆贫下民。
耕作既劳勤,输纳亦苦辛。
遂令衣食微,曷以赡其身。
殷念恻予怀,故迹安得循。
下诏减十三,行之四方均。
先王亲万姓,有若父子亲。
兹惟重邦本,岂曰矜斯人。
大唐天子梨园师,金汤重付轧荦儿。
何人端坐阅乐籍,三万缠头不足支。
龟年檀板阿蛮舞,花奴手中花如雨。
钧天供奉真天人,上亦亲挝汝阳鼓。
玉奴檀槽倦无力,忽窃宁哥手中笛。
边风吹入新贡箫,铜池夜梦双飞翼。
閤门边奏塞黈聪,耳谱更访明月宫。
渔阳一震万窍聋,梨园弟子散如雨,惟有舞马伤春风。
莽神州、北去见岩疆,风烟画图开。
问龙城牙帐,殿荒辽栋,堞剩秦苔。
尽有千岩万壑,水绕白狼来。
拱向回中近,众笏如排。
艺事东丹殊胜,把塞垣秋色,洗出尘埃。
笑倪黄几辈,身未到遐垓。
好河山、君家故物,待纡筹、亲为辟蒿莱。
燕然上、勒铭椽笔,云扫苍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