洿池宽数顷,漭沆育众鳞。
曾无网罟施,孳息日以纷。
春风桃李花,秋月兰芷濒。
双下鹭不窥,群泳人堪亲。
譬彼武陵源,鸡犬皆天民。
我来坐石矶,匪为羡垂纶。
鱼亦识其然,喁唼争张唇。点波投饭?,不分鲕与鲲。
既饱洋洋去,烟水阔无垠。
从知虽弃物,适用皆为仁。
狗彘食人食,大戒古所云。
苾刍施伊蒲,随喜鲂鲤群。
所戒我不为,所喜讵有欣。
偶作饲鱼诗,如如眄澄沦。
洿池宽数顷,漭沆育众鳞。
曾无网罟施,孳息日以纷。
春风桃李花,秋月兰芷濒。
双下鹭不窥,群泳人堪亲。
譬彼武陵源,鸡犬皆天民。
我来坐石矶,匪为羡垂纶。
鱼亦识其然,喁唼争张唇。点波投饭?,不分鲕与鲲。
既饱洋洋去,烟水阔无垠。
从知虽弃物,适用皆为仁。
狗彘食人食,大戒古所云。
苾刍施伊蒲,随喜鲂鲤群。
所戒我不为,所喜讵有欣。
偶作饲鱼诗,如如眄澄沦。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池塘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中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以“洿池”起笔,描述了池塘的广阔与生机勃勃,接着以“春风桃李花,秋月兰芷濒”描绘出四季变换中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池塘的宜人环境。
诗人通过“双下鹭不窥,群泳人堪亲”两句,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其中,鹭鸟的悠闲自得与人的亲近,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随后,以“譬彼武陵源,鸡犬皆天民”类比,将池塘生活与世外桃源相提并论,强调了自然之中的平和与美好。
在“我来坐石矶,匪为羡垂纶”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前来观赏而非垂钓的纯粹目的,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接下来,“鱼亦识其然,喁唼争张唇”描绘了鱼儿对食物的渴望与争抢,但并未因此破坏和谐,反而增添了生动的场景感。
最后,“点波投饭?,不分鲕与鲲”表现了诗人对鱼儿的平等对待,无论是小鱼还是大鱼,都一视同仁地给予食物,体现了仁爱之心。通过“既饱洋洋去,烟水阔无垠”描绘了鱼儿吃饱后离去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
整首诗以“饲鱼”为主题,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生遇文明日,盛治际陶唐。
文德敷何广,声教浃南邦。
仁风荡六合,化雨周八荒。
郁郁儒者流,冠盖烂相望。
致君登三五,措国逾周商。
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乡。
弦歌欢闾里,比屋翰墨芳。
挺挺云岩子,独步隋冈阳。
种学心汲汲,积文思皇皇。
携书不惮远,跋涉经潮泷。
结我金兰契,义比古范张。
为启暗室户,昭以道德光。
鸢鱼熟涵泳,坟典精考详。
短檠烛风雨,深夜思琅琅。
猿鹤驯且乐,魑魅走复僵。
嗜义若脍炙,去恶犹探汤。
篑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
西活源头尽,东注流派长。
一夜霜风急,归心动南窗。
河梁悲握手,系马无长杨。
一阕梅花调,几酌琥珀觞。
人是南阳葛,韬韫北海姜。
崭岩养头角,暂向南山旁。
泽雾虎豹变,蔚若文日章。
青云在平地,千里来飞黄。
去去三径里,陶令菊正香。
摘花把尊酒,一洗别离伤。
还思切偲处,落月满屋梁。
《别卷》【明·黎贞】生遇文明日,盛治际陶唐。文德敷何广,声教浃南邦。仁风荡六合,化雨周八荒。郁郁儒者流,冠盖烂相望。致君登三五,措国逾周商。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乡。弦歌欢闾里,比屋翰墨芳。挺挺云岩子,独步隋冈阳。种学心汲汲,积文思皇皇。携书不惮远,跋涉经潮泷。结我金兰契,义比古范张。为启暗室户,昭以道德光。鸢鱼熟涵泳,坟典精考详。短檠烛风雨,深夜思琅琅。猿鹤驯且乐,魑魅走复僵。嗜义若脍炙,去恶犹探汤。篑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西活源头尽,东注流派长。一夜霜风急,归心动南窗。河梁悲握手,系马无长杨。一阕梅花调,几酌琥珀觞。人是南阳葛,韬韫北海姜。崭岩养头角,暂向南山旁。泽雾虎豹变,蔚若文日章。青云在平地,千里来飞黄。去去三径里,陶令菊正香。摘花把尊酒,一洗别离伤。还思切偲处,落月满屋梁。
https://shici.929r.com/shici/xZzNy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