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祇为隔关山,若个牵缠久未还。
二十五程荆楚路,顺流江水霎时间。
无非祇为隔关山,若个牵缠久未还。
二十五程荆楚路,顺流江水霎时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与等待。首句“无非祇为隔关山”,点明了两人相隔千山万水,暗示了游子远离家乡,女子独守空闺的现状。次句“若个牵缠久未还”,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女子对游子长久不归的不解与担忧,仿佛在问世间何人能理解她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接着,“二十五程荆楚路”,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地名,形象地展现了游子所走过的漫长路程,强调了距离之远,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最后,“顺流江水霎时间”,对比前文的漫长与艰难,以“霎时间”突出了女子心中对游子早日归来的急切期盼,以及对江水顺流而下的快速想象,以此寄托了她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闺中女子在等待与思念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清啸西峰月,记曾经飘飘霞佩,御风飞度。
知道仙家蟠桃宴,此夕洞关无阻。
看多少往来鹤驭。
分得九霞春色醉,听玉笙、清奏云深处。
好天上,神仙府。俗尘笑我山中侣。
叹匆匆归后,依旧松烟萝雨。
万事一闲都了却,说甚官为柱史。
尽拚得、此生韦布。
齑粟一孟安岁晚,课儿童、闲诵梅花赋。
这些福,老天与。
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
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
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
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柱下惠文须出理。
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
手持尧时屈轶枝,独立殿前言国是。
铁面郎,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