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
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
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
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
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
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九月七日署中小酌》。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小院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远处传来霜降的消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时间的无情。
首联“小院惊秋老,天涯忽二霜”,以“小院”和“天涯”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世界的遥不可及之感。秋天的到来,让小院显得更加苍老,而远方的霜降则提醒人们季节的更迭。
颔联“干戈连五月,风雨近重阳”,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国家的动荡之中,五月的战争不断,临近重阳节的风雨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颈联“作赋惟乡思,当歌任酒狂”,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在创作中,他只能寄托于对家乡的思念;在歌唱时,借酒浇愁,释放内心的狂放。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尾联“巡檐频感事,丛菊为谁黄”,诗人漫步在走廊上,频繁地思考着各种事情,而周围的菊花却因无人欣赏而变得枯黄。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对人世沧桑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朅来坐官府,颇觉此愿违。
城头望群峰,欲往类绊羁。
三春苦风雨,晴日一伸眉。
沙边散车骑,竹舆从呕咿。
独与三四客,野服相追随。
亭高俯空旷,洞古探瑰奇。
悬崖隐日月,幽壑蟠蛟螭。
涧水杂鸣佩,松风发清吹。
兴来即倾酒,语到亦论诗。
聊揩簿书眼,偿此閒暇时。
所历固未厌,所感多馀思。
昔游木叶下,今兹绿阴肥。
江山虽可识,岁月乃如驰。
素餐岂不念,怀安敢云私。
归来耿不寐,攲枕听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