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队千骑出,燕游第一时。
繁华虽有态,烟水未曾知。
西去层层岫,东来面面池。
胸中好丘壑,借与主人为。
万队千骑出,燕游第一时。
繁华虽有态,烟水未曾知。
西去层层岫,东来面面池。
胸中好丘壑,借与主人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出游的热闹景象和自然风光的美丽。首句“万队千骑出”,生动地展现了大规模出游的壮观场面,仿佛千军万马在春日里浩荡而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燕游第一时”点明了这是燕子开始迁徙、人们享受春光的最佳时节,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
“繁华虽有态,烟水未曾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人间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又以“烟水未曾知”暗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未知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尊重。
“西去层层岫,东来面面池”描绘了山水相映的壮丽景色,西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东边则是一片片清澈的池塘,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最后,“胸中好丘壑,借与主人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他愿意将自己的美好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这次出游分享给他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出游的欢乐场景和自然风光的壮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感悟。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筼筜谷。
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阴潇洒族。
疏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虬龙伏。
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
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
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绿。
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
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窗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