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
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
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
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
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再调考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心境转变。首句“已作还乡计”揭示了诗人已经有了回归故乡的打算,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疲惫。接着,“秋风却病躯”描绘了秋风带来的身体不适,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困扰和身体的衰弱。
“清时登片善”中的“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而“片善”则表示微小的善举,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在这样的时代中仅能做出微薄的贡献。“华列及吾迂”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地位的谦逊,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并不匹配,显得过于迂阔。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运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的才德并不显赫,反而像暗淡的珍珠,不如温润的美玉明亮。这反映了诗人低调谦虚的态度。
最后两句“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以山鸟自比,表明诗人无意追求高位和繁复的宫廷音乐(九韶),宁愿保持自然的本性,享受宁静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疏离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觳觫更觳觫,牛可杀兮人可戮。
两虎斗兮伤血肉,羊不缚兮犬不束。
蛟磨牙兮蛇吐毒,兴云捲雾两翻覆。
各逞凶兮山鬼哭,嗟哉何如兮我心曲。
我欲为龙点目,人皆为蛇添足。
狐助虐兮豺助酷,呼朋引类兮相连属。
势成吞象兮象局促,我谓象兮且潜伏。
呜呼,白日青天兮照我腹,地可叩兮天可告,水回流兮山转轴。
建元之戊辰,二十有三日。
淩晨望四郊,已被黄埃汨。
阵阵如飞烟,眯目箕扬急。
咫尺失江山,沟池各填没。
飞廉起震号,屏翳愈障郁。
有如混沌初,迷濛水泥淈。
三辰失其缠,五纬尤慌惚。
飞鸟惊网罗,徬彷伏幽密。
鱼龙隐渊深,虎豹投岩窟。
妖氛助燄威,百怪乘以出。
老幼怖且忧,道路走徒卒。
我心实匪宁,畴能不惊怵。
天实仁爱心,示戒欲无忽。
吾皇肃然兴,涣号先辅弼。
省躬饬百僚,整顿纪与律。
网罗起俊髦,收拾无遗逸。
轻徭减田租,省刑垂仁恤。
坐见黄埃清,风雷在呼叱。
昔尧洪水灾,举舜万事毕。
商汤遇大旱,桑林躬自责。
二圣迈千秋,永言怀祇慄。
维我大圣人,神功自无匹。
引咎安万民,古今尽超轶。
迎历无疆休,四海永宁一。
小臣敢献言,有怀不能窒。
《纪异》【明·苏仲】建元之戊辰,二十有三日。淩晨望四郊,已被黄埃汨。阵阵如飞烟,眯目箕扬急。咫尺失江山,沟池各填没。飞廉起震号,屏翳愈障郁。有如混沌初,迷濛水泥淈。三辰失其缠,五纬尤慌惚。飞鸟惊网罗,徬彷伏幽密。鱼龙隐渊深,虎豹投岩窟。妖氛助燄威,百怪乘以出。老幼怖且忧,道路走徒卒。我心实匪宁,畴能不惊怵。天实仁爱心,示戒欲无忽。吾皇肃然兴,涣号先辅弼。省躬饬百僚,整顿纪与律。网罗起俊髦,收拾无遗逸。轻徭减田租,省刑垂仁恤。坐见黄埃清,风雷在呼叱。昔尧洪水灾,举舜万事毕。商汤遇大旱,桑林躬自责。二圣迈千秋,永言怀祇慄。维我大圣人,神功自无匹。引咎安万民,古今尽超轶。迎历无疆休,四海永宁一。小臣敢献言,有怀不能窒。
https://shici.929r.com/shici/8HXDwtG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