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国天柱倾,哀我鞠子疚。
苍鹅飞冲天,妖星大如斗。
帘下玉床移,山摧石鳌负。
河南吊遗黎,原野骨未朽。
北邙望孤陵,古木叫猿狖。
朔风吹尘沙,天寒薄翠袖。
南云山万重,去去莫回首。
杞国天柱倾,哀我鞠子疚。
苍鹅飞冲天,妖星大如斗。
帘下玉床移,山摧石鳌负。
河南吊遗黎,原野骨未朽。
北邙望孤陵,古木叫猿狖。
朔风吹尘沙,天寒薄翠袖。
南云山万重,去去莫回首。
这是一首充满了哀伤和苍凉气息的诗,描绘了一场灾难后的荒凉景象。诗人以“杞国天柱倾”开篇,借此形容国家的动荡不安,如同天柱倾倒一般,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之情。
“哀我鞠子疚”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民众苦难的哀叹。这里的“鞠子”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在灾难中备受煎熬,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接下来,“苍鹅飞冲天,妖星大如斗”两句,通过描写奇异的自然现象,增添了一种末日来临的紧迫感。苍鹅代表着不详之兆,而妖星则是灾难的预兆,它们在天空中出现,如同斗大的恐怖景象。
“帘下玉床移,山摧石鳌负”两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毁灭后的荒凉。帘帐下的美好如同梦幻般消散,而外界的山河却在灾难中崩塌,巨石与怪兽般的岩石堆积,如同世界末日一般。
“河南吊遗黎,原野骨未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或灾害中受难百姓的深切哀悼。河南省内,幸存者在悲痛中吊唁死者,而广阔原野上,枯骨尚未腐烂,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普遍。
“北邙望孤陵,古木叫猿狖”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凄凉之感。北邙山下的皇家陵墓,现在只剩下孤独的影子,而古树间传来猿狖的悲鸣声,增加了一种时间流逝与生命消亡的苍凉。
“朔风吹尘沙,天寒薄翠袖”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严冬时节的萧瑟景象。北方的凛冽之风卷起尘土和沙粒,空气中的寒意直透骨髓,而诗人身着单薄的翠绿色长袖,感受着深秋或初冬的彻骨凉意。
最后,“南云山万重,去去莫回首”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往的无奈与放弃。南云山层峦叠嶂,如同历史的沉重叠加,而诗人在离开时,不忍心回头望去,只能带着对过去的一切深情,继续前行。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民众与自然界的深刻关怀,以及面对灾难后的无力感和哀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