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嘉庆丁巳三月十六日阻风于繁昌三山矶因游三华庵庵为僧山若建山若传为明进士楚人不知其姓名国变后为僧塔在庵左侧·其一》
《嘉庆丁巳三月十六日阻风于繁昌三山矶因游三华庵庵为僧山若建山若传为明进士楚人不知其姓名国变后为僧塔在庵左侧·其一》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青山缘曲径,绀宇带修林。

江影高轩覆,花光小阁深。

峰巅横落照,门外澹春阴。

不厌风潮阻,频为净院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青山缘曲径,绀宇带修林”,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尽头是青翠欲滴的山峦,与之相连的是绀色的寺庙,环绕着茂密的树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颔联“江影高轩覆,花光小阁深”,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倒映在高大屋檐下的景象,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而小阁深处,花光点点,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温馨。

颈联“峰巅横落照,门外澹春阴”,则将视角转向远处的山峰,夕阳斜照,给山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门外则是淡淡的春日阴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尾联“不厌风潮阻,频为净院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即使面对风浪的阻碍,也愿意多次探访这清净的寺院,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壬申上巳十刹海禊集分韵得栖字

閒云不归无定栖,芳辰无复寻故蹊。

东风吹柳作新绿,玉泉放闸莹玻瓈。

廿年禊集无此盛,觞咏数突过会稽。

冷人怀旧藉存古,凭槛且喜春光齐。

永和诸贤何可望,相对如醉周馀黎。

视今犹昔后敢必,望里宫树终凄迷。

题名鉴形愧糠枇,转眼陈迹鸿留泥。

南天兵尘幸净祓,准拟明岁陪桑溪。

(0)

庚午元旦

五年无此好风日,八十三翁喜献春。

爆竹彻宵喧梦甚,桃符比户照眸新。

民劳得勿真思汉,居陋犹堪托避秦。

却为乡邦忧长乱,开门节度亦无人。

(0)

次韵答愔仲

刳肝为纸苦期期,犹抱朱书直讲帷。

众嫉盍看无党论,独清元自畏人知。

栖苴溃止终思治,沈陆横流底避危?

子正中年吾耄矣,安巢能舍岁寒枝?

(0)

过张忠武宅同愔仲徯园韵

羲轮不趁鲁戈回,万事人间总可哀。

未死宿心随墓草,何年残劫换池灰。

旧庐萧瑟空流叹,大陆疮痍正费才。

辽海茫茫华表鹤,尘沙满眼为谁来?

(0)

自上方归柬赞虞

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

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

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

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著霜。

(0)

鹅房观穫示轩举

慰情涉林坰,乘霁得观穫。

人烟广莫野,十数即墟落。

黄云错蒲苇,弥望际丛薄。

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

物穷例返本,敦俗孰农若?

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约。

营田有遗迹,稍稍事芟斫。

犹似陶江佃,羡君好腰脚。

平生习畴垄,老顾无住著。

休日亦自难,相从一宿乐。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